“嬢嬢,你这...房子是什么时候修的?”
小陈对于这个彩钢房的修建年份比较在意,从这房子的墙壁瓷砖的成色、屋顶钢架的锈迹来判断,这彩钢房修建的年生怕是比小陈来高新区任职的时间还要久。
“这个房子,修了恐怕有十年了。”
“十年。”
小陈还是低估了,不过更让好奇的是,既然这彩钢房已经修建了十年,为什么现在又要举报自己搭建的违章建筑。就算是十年前,高新区刚刚纳入城乡规划区没多久,管理制度没有现在这么严格,但想在商铺上修建这样一个彩钢房也不容易。
就这个彩钢房修建的位置和高度,小陈都不需要细想,绝对是为了躲过城管部门的眼睛才这么精细建设的。
“大姐,坦白说,虽然这个彩钢房修建的年份比较久远,但依然属于违章建筑,我们城管是应该依法查处的,只是我更想知道的是,你为什么在十年以后举报自己的房子?”
刘队也提出了疑问,在他看来,这大妈的做法有些不符合逻辑,他当城管这么多年,遇到的奇葩事情不少,向城管举报自己十年前搭建的违章建筑,他还是头一次遇到。
“这个房子不是我修的,是隔壁茶楼的罗老板的修的。”
“隔壁茶楼?”
刘队和小陈同时看了下这个彩钢房后面的墙体,确实是隔壁是茶楼,小陈打开了这个彩钢房的门,里面确实还有一道门,连接了旁边茶楼。
“大姐你的意思是,隔壁茶楼占用你商铺楼顶搭建了这个违章建筑?”刘队这话一出口又觉得不对劲,如果情况真是他想的这样,那为什么这大妈在这彩钢房刚搭建的时候或者刚建好的时候举报,而是在十年后的现在才向城管部门举报?
“你们要这样说也可以。”
大妈的话透露这弦外之音,于是刘队让大妈详细讲述下这彩钢房到底是怎么回事。
根据大妈的说法,十年前她刚买下这个商铺的时候还没有马上想到经营超市,那时候她一家人都在上海,后来她们回来过年的时候发现隔壁茶楼在自己商铺楼顶上搭建了这个彩钢房。大妈就去找到了这罗老板理论,这罗老板当时的态度也很好,他的说法就是说他们茶楼也是因为经营需要才在大妈商铺的楼顶上搭建这个彩钢房。
“后来这个罗老板到处找人求情,还给我送礼让我不要向城管举报他。”大妈告诉刘队和小陈,她也不是什么不通人情的人,这罗老板又是求情又是送礼的,她也就答应了,还和罗老板签订了协议,每年都会为大妈解决楼顶屋漏和卫生的问题。
“但是从前年开始,这个茶楼就按照协议帮我解决楼顶上的屋漏和卫生了。”提到这事,大妈有点气恼。
.听到这,小陈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该说这大妈心肠太好了吗?如果十年前她向城管举报的话,这彩钢房早就不存在了,但现在举报要城管拆除当然也行,但是过了这么多年,现场要是拆除这个彩钢房,会不会造成屋漏问题更为严重还真不好说。
“大姐你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向我们举报的?”
“是的,我找到哪个赵老板,他又说这个东西不是他修的,凭啥让他帮我解决屋漏和卫生。”
“等等,这个赵老板又是谁?这茶楼的老板不是姓罗吗?”
小陈听的有点晕,怎么又来了个赵老板?
“是这样子的,原先这个茶楼的老板是罗老板,协议是他和我签的,但是去年这个茶楼关门了以后我才晓得,原来这个罗老板是租的别个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