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暂且冷静一下,孟甫虽然借着吴王遗孤的旗号,要推翻王,我们又不是挡不起,怕他作甚!”
韩乔岳听着,许久才缓缓坐下,付林当初去追查的事,一点眉目都没有,现在突然冒出来了吴王遗孤,怕他们之间有关系。
他不希望他们之间有联系,若那样,自己就百口莫辩了。
常羲臣又是出于好意,他没办法责罚常羲臣,而且这次一听孟甫已经出兵了,常羲臣连长子都派到营中了,如今多事之秋,他更不能先怀疑自己人,乱了阵脚。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孟甫还是不足为惧的,不过他们散布流言,又有印玺,我们失民心,这一仗,不好打。”
韩乔岳说着,下面的人沉默了。
“大王,胜者为王,百姓即使现在听信流言,有所动摇,但他们还是会相信,战到最后的人,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击退孟甫叛军,扬我国威!”
常羲臣这时才说了句话,顿时众将跟着他有了信心,纷纷跪地,大呼“剿灭孟甫叛贼,扬我国威”。
韩乔岳自然是欢喜的,开始商量对策,只有付林一人,有点心不在焉。
战火又起,此时大梁倒没有趁火打劫,梁王新丧,新王即位,梁将有谏言借机占据吴地的,但他说,时机未到。
两虎相争,不到他们都倒下的时候,还没必要出手,而且大燕仁义看的太重,坐收渔翁之利的,只可能是大梁。
“尘哥哥,你回去吧。”
大战之前,阿女穿着一身红缨银甲,手执长剑,颇具英气。
“大战在即,我怎能丢下你?”燕卿尘知道,她怕有人认出他,到时候就是天下大乱了,恐怕到那时候,谁都没信心掌控局势。
“韩乔岳的部下几乎没认不得你的,太冒险了,探子来报,不过半月,韩乔岳就会派他曾经的部下出征,到时候两军对垒,你的安危为重。”
她说着,握紧了佩剑。
“你尚不怕,我有何惧?而且,我有这个。”
燕卿尘说着,到柜子里拿出一个青铜面具,很新,是他才托人做的,不过他没有杀了匠人灭口。
半面狐狸面具,可以遮到他上半张脸,除非很熟悉的人,看到才可以猜测一二。
“我怕......”阿女看着,还是不愿,他若有个闪失,自己还没报答燕王的养育之恩,该怎么负那个责任。
“我只怕再与你分离,除了生死,我都要在你身边。”
燕卿尘主意已定,俯身抱住阿女,她的身子依然单薄,不过她已经不是那个小女孩了。
韩乔岳辖地的边城,受流言影响最严重,他们并没有坚持到援军,就缴械投降了,初战告捷,孟甫甚喜,军心大振。
“女君当初只是疑心韩乔岳,现在已经放出去消息数月了,若他当初真的没做,就应该就此恭迎女君回宫,而不是派援军来,顽抗到底。”
城墙上,孟甫手执长枪,下面将士摇旗呐喊,“恭迎女君,讨伐韩贼!”
阿女站在孟甫旁边,“将士们,我吴地多遭战火,民不聊生,这座城里,可能有我们的亲友,也可能他们远在腹地,韩贼可恨,但我们不行不义之事,若他们降,我们招安礼待,若负隅顽抗,我们攻占了城池,也不做屠戮和劫掠百姓的事!”
燕卿尘在她左后侧,弯唇一笑,她还是那个喜欢伸张正义的人,大燕的仁义之教,她没忘。
城下将士们欢呼,城中百姓情绪渐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