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没有急着看超光速飞船,继续看别的平行宇宙,有的并不是起源于大爆炸,星系红移只是宇宙波动的一种体现形式。
黎明对此来了兴趣,他比较喜欢这种否定主流想法,但是又很有道理能站得住脚的论点。
这个平行宇宙,就好比克莱因瓶子一样,水沿着瓶子内壁流着,却永远也装不满瓶子。
宇宙所有星系都疯狂扩张向外移动着,但是,宇宙空间永远也不会空旷到一无所有,即不管宇宙怎么膨胀,宇宙整体密度不会改变。
这个观点,黎明无法理解,按照他的尝试,总质量一定,体积变大,密度自然会变小。
黎明回想着克莱因瓶,瓶颈伸长,一直延伸到瓶底的洞,但是瓶子内部却没有瓶颈,这个瓶颈却是存在的,那么只能在更高维度空间了。
瓶底的洞,因为与瓶口相连,所以,这个洞是唯一入口,也是唯一出口。
黎明能想象出来,克莱因瓶在三维世界里的矛盾点,就在于怎么做到的瓶颈与瓶身没有交集,而可以从内部与瓶子底部的洞相连。
那样的宇宙,一定也有着几个这样的关键点,让宇宙保持膨胀的同时,总体积不发生变化,苏红所给定的资料也有答案,但是黎明看不懂,哪怕很多物理名词改用了黎明所在的世界的人的名字。
苏红或许为了更进一步给黎明以方便,用了好几种解释方式,其中最通俗易懂但最不准确的解释是,当宇宙尺寸膨胀到一定尺度之后,普朗克长度尺寸的开弦会完成一次震动变成闭弦。
而这个解释,在黎明所在的宇宙,根本不成立,每个平行宇宙的基本法则都会有差异,但是宏观上看来,只是行为上表现出差异而已,否则也不会叫做平行宇宙了。
黎明思索着这些,感觉大脑有些承受不住了,越往深处想,能理解的越少。
退出这方面,黎明开始找现实一点的知识,超光速飞船的原理有哪些。
这方面黎明很想知道,可以用什么办法让飞船做到超光速飞行。
拯救了地球文明的方舟号星际冲压飞船,理论上也只能做到无限接近光速,却永远达不到光速。
苏红列举了几百种方法。
其中利用引力波就有十几种方法,第一,最暴力的方法,直接利用引力加速,原理类似让石头从高空自由落体掉下,但是永远也掉不到地上,只能一直往下掉,一直到速度超越光速。
这种方法又被称作人造黑洞,制造引力带动飞船加速,一旦引力强大到逃逸速度超过光速的时候,飞船就能达到超光速了。
这种方法黎明大概能理解,也深深佩服,但是可行性,黎明却是没有丝毫把握。
对引力波的第二种使用方式,直接将飞船变成信息,然后用引力波传送到其他地方,再根据信息把飞船打印出来,简称传送。
这种技术,目前人类无法做到。
第三种,负能量动力飞船,这个理论上提出过,但是想要获得实践,还早一亿年呢。
又一种,空间曲率驱动,家喻户晓的超光速飞行方式,人类技术还是做不到。
确定子随机超光速航行,这种理论直接让黎明惊讶到下巴脱臼,制造出一种粒子,苏红命名为确定子,即可以通过大量数据计算确定这种粒子在空间随机出现的概率,掌握大致的规律,然后用最夸张的手段扭曲空间,直接将飞船塞进一个在三维空间里比一个夸克还要小的基本粒子内部,然后等确定子出现在预定的空间,再出来,这样达到超光速航行。
此刻,黎明不得不为苏红的脑洞折服,苏红真是个天才,这种方法都能想出来。
下一种超光速航行方法,改变规则,让物体速度的极限不再是光速,这样就能轻松超光速了。为了让黎明更好理解,苏红还打个比方,飞机刚刚研制没几十年的时候,达到音速时会产生音障,飞机会在音爆中爆炸。
为了克服音障,大多数是改变飞机的外形,从而轻易突破音障。但是也有人提出过另外一种方法,把空气加热,提高音速上限,飞机达到通常状态的音速时就不会产生音障,但是穿过这片空气,气温降低,飞机已经超过了音速,从而避免了音障。
这种论点黎明没有听说过,但是乍一听上去好像有点道理。
但是要怎么改变光速的极限呢?这可不是音速。
苏红的解释在另外一种超光速飞行方案里面,就是超越这个宇宙,当飞船是这个宇宙本身的时候,超越光速轻而易举。
黎明无语了,拿整个宇宙当飞船,谁敢这样想?
还有很多种方法,黎明都觉得不可能,但是苏红却给列出来了,比如思想速度,即想到那里,即可出现在哪里,这样的速度,绝对远超光速,而且可行性甚至比空间曲率驱动还要大,只要人类进化成更高维度的生命即可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