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你们都在做什么?”夏明澈目光扫向下方的每一个人,“仍然在要求那些虚假的面子,让朕如何相信你们能效力国家,周全百姓?”
勤政殿内跪了一殿,没一个人敢多说一句。
“朕坐在这把龙椅上,成日里思考着要如何让乾瑾更加强盛,要如何让百姓生活的更好,现在你们都告诉朕,你们成日里都在想什么?都在做什么?”
四下鸦雀无声,夏明澈闷声坐下,忽然将桌上那对如小山的奏折全部推了下去,道:“看看你们成日里,一日日的上奏折,里面都写的是什么!”
“给朕拿起来看!”
平日里看的头疼,他不想阿音看到自己脾气这么差的一面,但如今的奏折里,十本里八本都是没有用的请安折子,剩下两个折子里也不见得全部都是有关政务的,却还要每日看着这种东西,若是真的一直这么下去,那才是当真虚度光阴。
大臣们迅速的捡了几本折子,翻开看无非都是些请皇上安好,或是请皇上太后安好,还有关心自家送进宫的宫妃的,就没有什么是跟政务有关的。
“如今你们人手一本,谁手里拿着的奏折,里面能有一件正事?念给朕听!”
话语一出,一群朝臣纷纷沉默的低下了头,倒是有一个迟疑了一下,上前道:“请皇上安好,臣出入富庶人家与清贫人家多日,不禁感慨,富人子弟具优质优待却怠于读书,清贫子弟却不曾见过书为何物,臣认为,清贫子弟中不乏聪慧之人,且更加了解民情,若因贫苦而就此埋没人才,实在是令人可惜,臣斗胆,恳请皇上在国内大修学堂,为国培养更多的有才人士。”
夏明澈听后,道:“这是谁写的?”
“回皇上,是齐远齐大人。”那臣子低着头道。
齐远从人群的末端出来,跪下道:“皇上,那些天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每日天不亮出门劳作,摸黑才能回家,辛勤耕种,交了税赋后便几乎是一贫如洗,且一部分地方官员的心如同蛇蝎一般,故意加重税赋以此谋利,这些百姓几乎目不识丁,且世世代代皆是如此,臣以为,若想国强,必先民强,如果乾瑾的大多数百姓成日里所思考的事情只停留在今天三个铜板明天五个铜板,与他们说国家大事,无疑是对牛弹琴,但他们之中不乏有才能之士,只是人生绝无伯乐赏识。”
“可都听见了?”
夏明澈微微颔首,道:“看看你们都在过着什么日子,而百姓又再过什么日子?三个铜板五个铜板对你们来讲,掉在地上都不会去捡,却可以是一家普通百姓生活好几日的东西!”
“齐爱卿说的不错,清贫百姓之中也不乏有有才能之士,既是没人来当这个伯乐,那朕来当。”夏明澈道,“就按照齐爱卿说的做,这个国家需要更多有才能的人为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