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伯乐这句话常听闻。而求刘皇叔的,很少见。这人对自己该有多自信才会把自己比拟为诸葛亮。
恰好,沈从华是一个隐藏的诸葛亮迷。他的老婆孩子都不知道他深深地崇拜着诸葛亮。
“好小子,自比孔明!我佩服你的勇气。”沈从华心里是有不屑的,不是会编个游戏就能比拟诸葛大神的,“既然你说到诸葛亮,那我考考你三国知识吧。”
“行。”
寻早已经做了万全准备。就像沈从华自以为自己是个隐藏的诸葛迷。而寻早就从他的电脑内存里找到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资料。
他也因此去查了不少三国的资料。
既然了解诸葛亮,那我就不考诸葛亮。沈从华心里暗自打着算盘。
“我且问你,曹操有一句名言,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你怎么看?”(注:海蓝星三国历史取三国演义,勿深究)
这句话问得很有深度。既可以看出寻对三国了解多少,又可以看出他对曹操的看法。而沈从华自己对曹操到底是怎么个看法,他自然不会告知。
寻记得沈从华的资料里没有半分关于曹操的资料。那么,此人对曹操到底是恨是爱?
那并不重要。寻放下念头,说起了自己的观点。
“曹操杀死吕伯奢一家之后,对陈宫说出了这句话。我认为这是一种愧疚。”
寻说到这,沈从华眼中有了些欣赏,不错,果然是熟悉三国的人,并不是借丞相名头哗众取宠之人。
“他对吕伯奢一家太残忍了。灭了他全家。而独留下吕伯奢这个耄耋老人,这种事情还不如不做。”
“老人独活,留下的只能是被侄子背叛的仇恨,家人全部死亡的痛苦。他倒不如一刀杀死了他,吕伯奢恨也罢,也只是死去那一瞬间。总比未来如此煎熬更好。”
“曹操手上已经沾染了好人的鲜血。他自己已经成为了坏人,那他希望不要再有一个人这样悲剧,被逼变成坏人。所以,他宁可扛下所有的骂名,也不想再有人因为他而成为负人之人。”
沈从华有些蹙眉。前面听上去还不错,这后面和他想象中可有些不同了:“不对吧。曹操可是奸雄。你这么一分析,他倒成了一个伟大的圣父了?这可和他的性格不太像吧。”
“你恐怕进入了一个误区。曹操是奸雄没错。”寻戳心三连问问,“那他在刺杀董卓之时,是什么样的性格?是奸雄吗?他真的有那么阴险深沉吗?”
沈从华哑口无言。
世人总道曹操是奸雄,却未曾想过奸雄的诞生,缘何而起。想起曹操后来的割发代首,甚至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种种事件,竟然慢慢在脑海里画出了一个心藏天下,忧患重重的形象。
他,竟然被说服了!
沈从华反应过来之时,已经晚了。他已经踏入了寻的世界观之中。
看着面前签订的合同,沈从华并没有觉得吃亏。反而他有种莫名的感触:面前这男人,也许真的比自己更加有智慧。
他想去尊敬,去向他学习。
沈从华摇摇头,把这种念头从脑海里抛去。
难道真的是自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