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掌柜年过五十,身体已经发福,两鬓也已白,但他走在路上,依然举步生风,走的丝毫不比他的两个年富力强的儿子慢。
同样在章家集开店做买卖的赵掌柜,虽然也是裁缝出身,但却不像吴迅的父亲一样,靠为人制作衣物为生。赵掌柜多年来走南闯北,做的是布匹生意。大概五六年前,奔波了半辈子的赵掌柜,才决定迁居于章家集,与家人一起过安稳的日子。
所以,做为一个外乡人,又时常受到章氏族人排挤的赵掌柜,对位于章家集的宅子,并没有多少感情。在章夫子和刘客带着章家集的百姓逃离定县后,赵掌柜和一些外姓人,没有跟随章氏族人北上,赶去靖县。而是带着全家一起南下,逃往有些产业和人脉的延安府府治——肤施。
害怕身后有土匪追赶。赵掌柜和几十个相熟的邻里乡亲,一路上小心谨慎,相互照应。在官道旁的村子里,用随身物品换了些方便携带的干粮后,经过十多天的长途跋涉,在躲过几波强盗流寇后,赵掌柜终于看到了肤施高大雄伟的城墙。
看到希望就在眼前。众人一扫脸上的疲态,全都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几个年纪尚轻的青年,发出几声兴奋的呼喊,奔跑着绕过前面的土丘,冲向如山岳般耸立的城池。
赵老二也想跑上前,加入同岁伙伴之中。但赵掌柜凌厉的眼神扫来,将赵老二心中刚刚涌起的豪情,一扫而空。然后赵老二只好垂着脑袋,无精打采的跟在母亲身后。
赵家媳妇,赵老二的嫂子,看到这一幕后,轻轻的笑了笑,慢慢走到赵老二身旁,略带宠溺的看了他一眼,然后从袖中摸出半块糕点,塞到赵老二手中。
赵王氏年约三十,相貌一般,嫁给赵家老大已经十余年,但至今只有一个刚满一岁的儿子。其实,刚结婚两年后,赵王氏便怀孕生育了一个男婴,但因为早产,婴儿体弱,没能活下来。
如果顺利成活到现在,那么赵王氏的大儿子,与现在的赵老二应是一般模样。所以,赵王氏在痛失爱子之后,将一腔母爱全都倾洒在了年仅三岁的小叔子身上。虽然上天成全,赵王氏去年又生下一子,但她对赵老二的宠爱依旧未减分毫。
十六七岁的赵老二,看到嫂子递过来的米糕,偷眼看了一下走在前面的赵掌柜,急忙伸出手接来过来,也没道谢,三两口就将米糕全部吞入腹中。赵王氏轻轻的帮因吃的太急,噎住了的赵老二拍了拍后背。然后抱着怀中呼呼大睡的婴儿,回到了自家丈夫身旁。
突然,一声惨叫传来,赵掌柜看到刚刚绕过土丘的几个青年,大叫着跑了回来。在他们身后,是四五个骑着马,拎着长刀的壮汉。只见纵马冲在最前面的骑兵,从一个村民旁边跑过,骑在马上的壮汉,探出身子,唰的一刀,便将那个村民的一条胳膊砍了下来,溅起一串血珠。
“跑,快跑。”赵掌柜也没去分辨见人就砍的骑兵是土匪,还是官军。他毫不犹豫的转身,一边大声呼喊着,一边迅速提起脚步,拉着自家婆娘,向来路跑去。
三十多岁的赵老大,连忙搀扶着抱着孩子的赵王氏,跟在赵掌柜身后。而赵老二满脸震惊的望着这几个骑兵像冲进羊群的饿狼一样,肆意的屠杀毫无反抗之力的村民,竟呆立在了原地。还在从他身旁跑过的赵王氏,重重的怕了他一巴掌,他才想起来转身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