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母亲的身体比以前好很多,这两年几乎没生病了。
她父亲更高兴,跟人聊天的时候总是说:“都说生儿子好,我说还是女娃好,我生了个儿子,没享到他一点福,还把家差点拖散了,生的儿子就是来收债的。我家春多能干,比儿子强,我那两个孙女也乖得不得了。”
不用他说,大家也羡慕他养了个好女儿。
当然,老头也有遗憾,他说:“我们那时候把春拖累了,害她没有读多少书,如果多读点书,就不会这么苦了。”
夏春不会写网文,不会做生意,她找钱都是在农村,在几亩土地上。
除了种菜,她还喂了八头猪,四头大的,四头小的,每次把四头大的卖了,马上又买四头小的养着,猪圈里就没有空槽过。
她也养鸡鸭,还挖了一个鱼塘,种了一些藕和养鱼,不过不是为了卖钱,而是自己吃,改善伙食,还给左邻右舍送。
她家里的收入比以前高了不少,她的能干也远近闻名,不少媒人上门提亲。
她也不拒绝,以前的夏春自卑,不敢想再婚的事,现在她觉得腰杆硬了,也不怕相亲了。
她的要求简单,就是男的脾气好,来她家做上门女婿,善待她父母和孩子,其他的没要求。
不过单单上门这一条就不容易,所以她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
村民们都忙着种菜卖菜,不打牌了,也不三五成群议论东家长李家短,没有了口嘴是非,骂架的自然少了,也没人三天两头来找夏薇薇哭诉了。
这样一来,身为村代理妇女主任的夏薇薇就没有那么忙碌了,除了偶尔开开会,和传达上级的指示,她不用太多时间在工作上。
她现在不用做二道贩子,也不再进城批发,只管种菜和收菜,工作也清闲了,空闲时间多了不少,有了更多的时间写小说。
第一本完结了,她紧跟着又开了第二本,因为总结了第一本的经验和教训,这一本的成绩更好,她写得也更用心。
转眼间,到了2007年夏天,夏薇薇的弟弟夏小军大学毕业了。
事实上,2007年初,夏小军就打电话回来,说他在实习了,不过实习期间工资很低,只勉强够他的生活,没办法给家里寄钱。
夏薇薇安慰他说,家里现在不差钱,叫他安心工作,等转正以后再说。
现在弟弟告诉她,他已经拿到了学位证,正式毕业了,学校留他教书
,但他想回到老家来找工作,这样可以照顾父母。
夏薇薇说:“你不用考虑照顾爸妈,我会照顾,如果你在外面安家了,我就留在家里。你主要考虑你对哪里的工作感兴趣,有兴趣,才能好好工作,才能在你的岗位上出成绩。”
夏小军说:“如果依我选择,我愿意留在大学里,因为我如果回来,可能最多教教高中,工资没有大学高,也没有更大的理想和抱负。我打算教书的同时攻读博士,以后还想考研究生,如果回到老家,没有大学那样的氛围,我很可能会止步不前,丧失进取心,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浑浑噩噩过一辈子。”
夏薇薇听了他的想法,很坚决地支持他留校任教,说:“如果你能读博士,考研究生,将来当科学家,为我们国家研发高科技产品,比你当一辈子教师和供养父母的功劳大多了。”
在她的鼓励下,夏小军决定留校任教。
夏薇薇的心也定下来了,她知道,弟弟以后会离家越来越远,照顾父母的担子,她得一个人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