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薇薇摇头说:“你说错了,他这样说不是怕我不接受,而是怕林秀丽知道了和他吵闹。”
田玉梅想了想,说:“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因素,林秀丽本来就怀疑安如海喜欢你,如果知道他帮你买自行车,只怕真的会跟安如海吵架。”
夏薇薇点头:“所以这件事以后不要再提了,我们统一口径,就说是你帮我买的自行车,钱还是你帮我转交给他。”
“我明白。”
回家的路上,夏薇薇想着安如海帮她买自行车的事,心里说不清楚是什么滋味。
她觉得,安如海是个好男人,但她和他终就无缘!
夏春把头茬小白菜卖完的时候,春节就到了。
因为冬季菜价好,她卖的钱比夏薇薇刚开始卖菜的时候多了不少,过年她不愁办年货了。
夏薇薇现在虽然菜多,卖的钱也多,但因为要给弟弟凑学费和生活费,一点儿也不敢乱用。
不过年底她在大河湾镇看到手机店搞活动,便买了一部小灵通,她深知,现在是信息时代,有手机联系方便得多。
夏小军放寒假的时候打了电话回来,说他要留在那里打寒假工,就不回来过年了,也可以节约下来去的车费。
夏母说:“不回来也行,那你照顾好自己,过年饭店不开门,你早点准备好吃的。”
夏小军笑着说:“妈,城里不是乡下,过年很多饭店开门的,因为很多人要在饭店团年。”
“在饭店团年?”夏母诧异:“团年不是应该在自己家里吃吗?还得关着门吃,跑到饭店去团年像什么话。”
夏薇薇笑起来,从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家乡的风俗是吃团年饭必须要在家里吃,还非常早。
她还记得,她和弟弟才几岁的时候,每天大年三十的时候,他们瞌睡香得不行,爸妈却叫起来吃团年饭。
大一点后,她才知道,父母每年为了做团年饭,腊月二十九晚上几乎是不睡的,一直在厨房忙碌。
以前没有手机,也没有钟表,父母不知道时间,做好一切准备后,听见有人放鞭炮了,他们就马上放。
夏薇薇中考的时候,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块表,考试才知道时间。
夏母跟二舅母说了后,二舅母把夏三哥一块坏了的表拿过来,让他们去街上找修表匠修了勉强用。
从那以后,他们过年就盯着这块表,零点一过,马上进厨房忙碌。
以前家里穷,桌子上没几个菜,团年的仪式感却足足的,父母做好饭菜,端上桌来,点起香烛敬祖先,又请祖先喝酒,一家大小磕头求祖先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身体健康
没病没痛。
那时候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家里平安顺利,家人没病没痛,没有提说请祖先保佑发财的话。
一切仪式做到位,然后放鞭炮,放完才能开饭。
从有了表以后,他们总是第一家放鞭炮,然后慢慢听见到处都响起了鞭炮声,夏母便很得意,说:“今年又是我们第一个团年。”
夏薇薇一直不明白,这个争第一有什么意思?
后来问母亲,才知道祖先们传下来的说法,是团年的鞭炮放得越早,发得越早,这意思还是想发财。
有一年,因为夏父的腿摔伤了,只能在厨房里烧火,帮不上别的忙,夏母一个人忙得团团转,还没弄好菜,就听见到处放鞭炮了,她急得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