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这个大汉东北方向的大州,自从姚杰下令改革后,大量的不合格官员被撤职,一些民怨极大的贪官污吏甚至被最高法庭处以极刑。
随着各地法庭的建立,加上姚杰下令减少赋税,又处置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原本幽州起伏不定的民心也逐渐归拢起来,后来姚杰又下令厚葬死在公孙瓒手下的刘虞,原本刘虞在幽州的威望就很高,姚杰的做法也赢得了很多人的称赞。
幽州在大多数人眼中是苦寒之地,所以世家豪族的实力并不强,大多数是一些小豪强,在燕军的强力弹压下,又杀了几个跳得比较欢的鸡,剩下的人也都老实了,改革的阻力看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事实上,姚杰的改革虽然看起来与历代不一样,但本质上也并没有触犯太多人的利益,比如,土地问题姚杰就没有去碰,在姚杰看来,大汉的人口还没有让土地问题变得像后世那样严峻,更不用直接推倒重来,你们地主豪强不是喜欢土地吗?可以,将来对外开疆扩土,把土地分给老百姓,没有人给你耕种,你要这么多土地有什么用,以后姚杰会限制土地买卖,最大限度的防止土地兼并的出现。
姚杰的改革更多是削弱各地方主官的权力,特别是县令,他们的权力被分散的更多,有了法庭和巡捕房,县令的职责更多是发展地方和处理政务,加上姚杰提倡的军政分离,更大的限制了地方做大。
羽林卫的密探也大规模的分散到各地,他们不仅仅监察各地官员,还负责对外情报,与明朝锦衣卫想比,他们的权力倒是被限制了,首先就是没有抓捕权,这一点就让他们不可能像锦衣卫那样嚣张跋扈,惹得人人自危。
为了防止羽林卫将来规模进一步增大,出现与各地官员勾结的情况,姚杰还准备找机会成立一个组织专门负责对外情报,而羽林卫则专门负责国内,还可以让两个组织互相监察对方,最大程度避免可能出现的勾结。
汉中,自从秦国复辟,堵死了益州的北大门,虽然间接成就了刘焉蜀王的梦想,但是汉中毕竟是刘焉的地盘,是他们从刘焉手中夺取的,不管是为了掌控自己的门户还是为了脸面,亦或者向外人表示自己对大汉的忠心,刘焉都不可能对汉中不管不顾,于是蜀军与秦军的汉中之战自然避免不了。
秦国仅仅占据汉中这一个郡,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无法让他们拥有太大规模的军队,五万秦军已经是极限,刘焉却拥有益州大半地区,虽然南方几个和蛮族接壤的郡和汉中并不在他手里,但也比秦国强大许多,十几万大军还是有的,蜀军经过增兵之后,总兵力达到十万,这是十分冒险的,毕竟益州南方的蛮族也不安稳,还要耗费一些兵力防备荆州的刘表,刘焉手里的机动兵力仅剩下三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