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处都闹哄哄的,人们在各种灰尘、建设交织的狭窄环境中互相埋怨、彼此容忍苟且着,有一个“时间点”正在等着把这一切都整出个“所以然”来,那就是马上要到来的“十一”。
外甥女在110报警点接着电话,一边还抽时间报考着“辅警”的资格,但是近期他们全招男生,对于小妞来说,还是困难重重,而且加班并不少,小妞值夜班,犯了一次困,把地点给报错了地方,差一点酿成大错,还好不是什么大案件。
在设计院加班也加成狗的外甥,终于又被夜班逼成了原来的“胖胖”,这身材是下不去了,想要减肥,太难。
侄子在北京开始的研究生生活里,健身也终于被提上日程了,原因倒有趣,放地下室的单车被人偷走了,他决定正好用步行来增加运动量,否则过胖的身材也会让他的前景不妙。
哥也是无休日地忙个不停,抽个时间回来,都是为了处理老爸的大大需求。
而我,在微信群里罕见地为自己的大屏设计的暴底裤式的成本价“国庆促销”方案的公布,也被许多好友关注并分析出了我的经济状况的确出了大问题,二姐的老板,我的青梅竹马刚刚甚至还提出了让我去杭州,在他的公司里负责一个财务部门去的建议。
面对这么多种种繁杂,我似乎还能是静守着,观望着,谨慎着。
不能盲动、不能妄动,一定要稳稳的,我只能小心翼翼地走着瞧。
就象是这些天的培训课上,来自北京的老师放的那一段视频《变化》:在这个时代,多少正被打破,世界在重建,如果我们不保持着终身学习的能力,真是连死都搞不明白是怎么死的。
同样是60后,讲师意气风发;而我的大姐却一边琢磨着吃播上的那一家三口的韩国人多么能吃面;一边琢磨着自己的胆结石该怎么处理……必须承认,学问多一些的人,生活质量会更好一些。
“是的,点头,微笑!”
穿着漂亮得体的中式小旗袍短衣的讲师不断地提醒我们加强训练:面对困难,面对反驳,要首先接纳,然后用情商很高的方法提问:“我讲的清楚了吗?”
音乐有神奇的力量,当课程结束的时候,老师放了一首周华健的《朋友》,并把现场变成了一个大合唱,所有人一起来唱着这首,熟得不能再熟的歌。
说实话,唱着唱着,居然有一丝感动———触动了心底里的一些久远的回忆,那些和真正曾经的朋友们,在ktv里,一起摇摆着吼过的这些歌词,那些人呢?那些酒呢?那些日子呢?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