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行,那我还有点兴趣。好吧,我有一空就做好,发您邮箱,同时手机微信上也抄一份。”
幸亏前一段时间参加自治区经信委组织的小微企业的培训,拿到了一些老师的讲课课件,这才方便在已有的模板上改造成阿总和其他人想要的样子;可是后来数量多了,就不能老套用了,一个模板只能用一次,剩下的,还得原创。
其实原创最重要的就是图片,而我的qq空间里,正好储存了大量这些年在喀什等地拍的照片,还都挺不错的。而qq也正好官宣说到12月31号,就要将停止网页版的qq了,担心qq和百度一样,百度也是趁着这个年底,宣布说百度云盘,要是不去登陆一次升级成会员的话,空间也将大缩,那之前上传的那些个宝贵的大文件,就要不保了!
不得不在清单之外,再加工作:抓紧时间下载图片、文件,转移到自己的电脑硬盘上来,以免丢失了那么多年的积累。
不收拾不知道,原来自己之前拍了那么多照片啊!这些年在喀什、在图木舒克、在广州、在乌鲁木齐,所经过的地方,原来自己曾经是那么富有生活激情,就连楼顶的美化天线施工的一堆水泥地旁边,我都为一堆散落在地税局楼顶的自由落体摆放布局很美的螺丝钉、卡槽什么的小配件拍了好几张美美的照片,还起名叫“工地美学”。
那些个累得要死的日子里,我还随时记录着身边的每一处美景,所以就给相册取名叫《边走边拍》、《湖光山色》等等好多集,镜头中全是美景:山、水、花、草、人、月亮、小动物、工地、就连站在电梯轿顶戴着安全帽监督通信施工的井道向上深入漆黑的电梯井道,只有几条钢筋的照片都有!
一边整理,一边魂回那时那境,看来这世界上唯一说实话的,就是这些照片了,不管当时我是怎样的心情,可照片里看到的,却总是美好,感觉不到那些日子的争吵、担心、辛苦什么的。
没有什么不能告别的,只不过,有缘再回首时,另一番风清云淡地浅笑自己一声当年的执著劲儿有多幼稚罢了。
做得多了,这规律就有了:
先把阿总发来的微信文公众号的文章在pc端打开,然后按照题目建一个文件夹,再在里面建一个空白的文本文件“记事本”;然后再选一个现成的ppt模板粘贴到里面,改成同名;接下来,把手机微信文章全文选定,底下的广告处就不要选取了,然后再在“记事本”里粘贴,这样,全部的文本就去除了格式;再把手机微信上的配图逐一选中,“另存为”这个文件夹里,命名为“1、2、3、4……”;就象做菜一样,ppt的图片和文件元素都准备好了;这时候打开ppt,把原来的文档的母版找出来,点选背景,更换为“填充”元素就是我心爱的万能《雪地狗爪印》图片;接下来,就在原ppt上,保留首页、次页和尾页,中间的其他原来统统删掉;现在就要分析一下要做的这篇文章的结构了,如果明显分成几个模块或篇章,就要把背景图做一些同步处理:我就把蓝色的原版《雪地狗爪印》图片在ps中,通过调整颜色的平衡和饱和度,就把这一副图变成了红版、黄版、绿版、灰版、白版等等,有几段内容,就做几版备用,都存好待用;所有这些准备工作完成了,就开始一段一段往正文ppt里面贴:都是“套路”啊:先是黑体的题目;正文分标题字号44雅黑放在上面,正文的内容文本就选择28号宋体,按背景的颜色选取相反的颜色来定义字体的颜色,最后还要找出意思上最为突出的那个关键词,给标红或整大点儿字号;再把对应的图片,或者放在底面,或者和文件共存一左一右;如果是图在底层的时候,为了不压字,一定要点选图片,让它“位于最底层”,这样以来,就成了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