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把他们的作文变成了要素口述,就包括了人物,表情,动作,语言,心理,评价这几个要素,能连在一起,就是一篇小男孩的作文了,就让他们讲刚才游戏中最活跃的多动症的那个男生。
这三个可以口头交作文的孩子,喜形于色,开始用他们最快的速度回答完了刚才的题目。剩下的,还必须写到本子上,有点磨,但刚才扮演角色的快乐劲还没有过去,所以还能坚持写完,等我批改再走。
就在这时候,象动画片的场面出现了,陆续进来了8个更小规格的小同学,都拎着中心统一的袋子,象一群刚孵出蛋的小企鹅一样,排成一排,怯怯地望着我,不知所措似的。
可是这种动画片式的小呆萌,没过多久,很快就被他们藏在心里的小快乐,小捣蛋劲儿给打破了。
大孩子们交完作业,也得到了我的铅笔批复,改正后撤退了,眼前的十个大孩子,一水儿缩水变成了小两号的一批。
我猜,领读,对这批孩子,应该是必须的吧。
结果,一个河南的小女孩子冒出一句:“我们又不是小孩子。”让我一下子要笑喷了。
好吧,如他们所愿望,让他们自己来读,这才知道,之前的老师并没有按校长的要求来教。而小孩子们自己读的拖声,不整齐,并且也看到几个不会读的情况,于是我就提议,你们可不可以读快一点?跟我读一遍,结果,“小企鹅们”后面就把所有的声音都按机器快进那样挤着嗓子读出来,把他们自己搞到快乐得不行。
接下来,他们的作文要求写家乡的街道,这下热闹了,孩子们开始报家门,一个河南的,一个库尔勒的,剩下喀什的,对于什么路,他们只记得小学,我严重怀疑这作文是给三年级孩子的题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