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日散千金,钱到心颤。
收钱的途径是如此单薄,而出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都封不住汹涌的欲望。虽然和豆儿老公探讨过,关于如何收住欲望这事,可轮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了,刹都刹不住。
并不是什么过分的开销,全都是不得不的,“工会经费”,不到400,交就交了;而据说已经上万元的残保金,我直接告诉会计,不交,原因很简单:没钱,没收入,你让我拿什么交?
每当这时候,就抖然间感觉到“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豪迈感了。
就象每个月20号的社保,总从老妈老爸的退休工资里拆借着交,也不知道有没命用回来,据说我们这批得到60岁以后才可以退休了,而老妈是42就退的,她已经领了31年退休金了,好幸福啊!
给自己制定了老客户的回访计划,其中就包括诺尔地砖的钱霞大美女,和她畅聊的2个小时里,好好分析了一下喀什的消费,全市卖的最好的是炒瓜子和凉皮子了,他们的生意好到爆,日流水35000,把我们这些所谓先进科技生产力代表的高科技类企业的赢利能力统统比下去了。我们在迷茫中,还保持着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现在的不甘心,不愿意就此放弃。
关于喀什的路,修得也是相当有个性,纯高速的路边,没有行人可走的地方;阳光小区与远方接驳的路口,也没有可交叉的公交车接泊点,二环路和多莱特巴格路接口的七里桥,当真是只管自己环,忘了和桥上的老路有一个沟通,真不知道设计者自己开不开车的。
老城区当真刷出了一片纯平的草地,好景是好景,可是游客并不多。
很多精美的砖砌土糊造型,就象是拿出了食不厌精的精神,装饰也极舍得下本钱。老城区的美,还是停留在几个人的眼里;新城区的门店关张转让关铺锁门的比比皆是。提振不起精气神的时候,辛苦着的,还是那些安保力量,十铺联防的红色告示贴足了几乎所有街面的门口,进步行街买个东西,都象飞机过安检门一样,先展翅一下,再进,门卫专人职守,尽职尽责,一切,都是为了平平安安的。
天气,比起乌鲁木齐的,要晴热太多了,可是喀什人民不满意,说这还是历史以来最早冷的秋天了。作为刚从乌市南下的我来说,这已经是很好的天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