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益刚,一度让我“闻道”的商业导师,在这里有全然相反态度的版本,我没法评价了,只好暂且放在一边先了。
和ATM打交道,我相信所有的人,此时智商都是在线的,不管是不是疲累,只要是和钱打交道,比喝了咖啡还精神,并且在操作的那段短短的时间里,不会犯错。
完成这一切,小苏民还站在树荫下发呆。
有趣的是,他的发呆,是真诚的“发呆”,从外表上,完全看不出这人有什么思想,近乎站着犯困的造型。
“好了,我们去银行吧!”
“你不是还要给人家汇款吗?”
“已经打过去了!”
“这么快?啥时候打的。”
“你看,就在这!”
走吧,现在去银行呆着,这儿的人,中午也是都睡午觉,还有一个多小时,也不能一直就在太阳底下晒着吧。
打的来到银行,这里的好处是,沙发多,虽然照我的本心,此时此刻,看到能躺下的沙发,真想横之,但是为了形象,忍了!
中午我们在一家云南米线店里解决的午餐,环境不错,阳光灿烂,老板也相当热情,还有免费的饮料送。和火辣辣的米线汤相搭配,我们都觉得酸梅汁不错。
云南米线,到了这里也多少变了一些样子。
还记得上次在云南,昆明办的朱海林请我去吃的正宗100元一套的云南米线套餐,特地要了一盘肥肥的胖虫子,还有一盘黄色的菊瓣,其他都平常,当时为了能品尝这根本不敢吃的虫子,硬是把眼一闭,拿个绿菜叶子裹上,这才算是吃下去了,其实,要是不管这外观,口感还是不错的,比起吃习惯了的红肉、白肉都要更加细腻滑润,象果冻一样,滋溜一下就滑下去了。海林兄也对我的勇气表示赞叹,说好多人,根本不敢尝试。
我说:“哪里呀,起码你们说的那个‘三叫’中的出生小老鼠,是打死我也不敢尝试的。”
海林说:“哈哈!别说是你了,我从武汉来昆明这么多年,就连我自己也没敢吃过,太吓人了。”
哈密的米线,有很多我们点的本地牛、羊肉片,也有鸡肉,很明显,我们是把这米线汤当四川火锅的冒菜烫了,和正宗地道的云南米线比起来,本地化了。
从米线店里带出来的酸梅汁,被我们一边聊,一边很快喝完了;时间还早,接下来,就是无聊地撕下塑料瓶的外包装纸,再把这一条一条的塞回空瓶子里面;时间还早,再接下来,就开始拿着这塞满了包装纸的空瓶子在大理石的桌面上敲啊敲,让这节奏,把时间尽快敲走,一直聊到我们把银行过道墙上布置的宣传栏里的“学习心得”都看完了,总算来了几个银行的人,开始他们奇怪地看着我们,问:“你们找谁?”
“等行长!”
然后他们就不再多话,看到我们堆那么厚的资料,估计这群家伙,以为我们是哪家“款姐”过来办事的VIP吧!
在乌市上中专财校的同班同学,现任某行行长的郑阳曾在上次同学聚会的时候,酒后和我顶着脑袋,深刻地笑着说:“相信我,我们银行永远只会‘锦上添’,绝不可能‘雪中送炭’的。”
所以,如果说哪里是最“势力”眼的地方,银行是其中之一了。
终于,小侯美女先到了。
经过了这两天的相处,小侯美女对于曾经冒充我们公司的员工,参与到投标现场,然后完美地完成了保护资金安全的搬运工作,似乎波澜不惊、见惯不怪,甚至对于我们的再次出现,都出于职业的礼貌,没有一叙旧的意思,对于她的出场一行,可能就象我背着资质去上海出差的经历一样,都属于没有任何精神压力的“美差”中的一场罢了。
“走,进我们办公室吧,先喝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