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弓弦看不见,
眼波只攻到墓地,
你说电快光比电还要快,
人的一生一长草
光着屁股到世界,
最后还是光身进阎王殿
活在世上,你争我抢,
为了一张嘴
为了生育养儿育女传后代,
不想当官想发财,
平平安安度一生,
人的一生难
目测你真都是真不来,
平民写作写不好,
实话实说中喜爱甜言语
2011年,11月30日写前言语”
这应该就是正式的前言了吧!可是,还得翻,终于从一堆各种色标志错别字的原稿中,找到了“真正的第一页”
“爷爷的作品———第1到4页制氧车间,到平顶山大修厂搬到因修改如何到新疆参加工作前。
第一页,爷爷的作品,题目:《我的家》。
由于时间久了,2001年到2002年一直忙老母的事,时间过去了,钱也了,到连自己差点去见马克思罢了,此段不数,背后数吧,那么在广州就从62年写吧,要补充什么时间进铁路,什么情况下,一我在乌铁局制氧厂,跟李振荣师傅。
师傅老家生产杜康酒,这虽然是一个农村人,身材不高,可真帅,人品好,爱看戏。师傅爱看电影,会拉三弦儿,什么河南梆子,是他最拿手的。
师傅对我特别好,无论生活、学技术等等特别关照,可是李师傅特点爱看电影,爱静、爱看戏,山西梆子,爱拉三弦儿《就是糊糊》,每天报纸一到首先看电影节目,快下班儿给师傅讲一遍,‘人民’、‘新文化宫’要是没有,就去‘五一’、‘十月’等等,师傅只要讲一句话或文化宫几点,我就记住了。
食堂大师傅叫张绍芝,剩吃饭的时间,我骑自行车票就买回来后,打扫卫生,换一换衣服就去看电影,我只能举一例吧,对我的关心无法写了,等等。
第二页,我是61年回家过年的,参加铁路工作三年多,按铁路规章制规定可以探亲,当时乌铁局机械厂党高官,去过我们家也是大哥入党介绍人,团高官是我三哥同学,兰州西北铁道学院东港区和平饭店对面制氧车间,原是一公局西北水火车工地,需要一切设备安装到火车上,据师傅讲,在甘肃北道铺工作多年后合并机械厂时,兰州铁路局要分成新疆铁路局。
一分局二局水厂,一起来新疆。
当时火车只通到尾亚,剩下的路程得乘汽车到乌鲁木齐。住屋管局十月厂对门制氧车间,主任、工段长、会计、警卫人员很齐备,制氧厂在离商业厅家属院很近,厂名叫阿合买提江路206号,现改为北京南路。民航大楼后面共用一口井水吃,我写了一份报告探亲假按规章45天路程不算,开了免票,一到家就到四个月,从内心讲实在不想回乌鲁木齐。
为什么?一怕苦、二就是晚回一年半载也不怕,厂子有人就多住了四个月,厂里与我大哥通话问我大哥,当时他在甘肃河西堡负责团委工作,问我为啥不回厂?大哥写信问父亲,父亲叫赶快回乌鲁木齐回单位,4月份回厂,正好厂里搞下放,我制氧车间也不例外,开会报名,我是第一个报告,结果厂批了两位,一个普工,一个学徒工,我没走,因为是铁路职工,58年成立新疆铁路局。
为什么又要下放呢?原因有一我们进疆任务是与苏联接轨,第二进新疆职工太多了,厂领导叫我去总厂谈话,不谈下放就谈地方上人士,如新疆交通厅也是搞交通吗?当时中央只有铁道部交通部,两个单位后合并交通部。
需要人你去不去啊?我回答不去,还是想回常州。领导不同意,因为领导上也了解,回家原无房无土地,回老家不行的,领导做工作,先临时性帮忙,将来回家,计划到需要你们回来立即回铁路,你们的工作证保留就行了,后来我就同意了,没过几天调令下让我去平顶山大修厂报到,我是5月份去报到的,到大修厂劳资科。
报到时,领我住在黄色二楼。
其他宿舍八个人,我住的四个人,当时可能照顾吧,一楼女。住二楼三楼男职工。”
说实话,看到这里,老爸的故事,显然比我们的精彩太多了!虽然他的错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