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族师傅拉着我们从零公里,沿着新藏公里跑了大概2公里,本来我是开个玩笑:“咱们一直开下去,去西藏吧!”没想到,两个广东人高兴的应和:“好啊好啊!”
倒是小智芝最理性,叫停了师傅,让转弯回去吧!
收起好奇心和玩性,我们调转了车头,但心中留下了一个念想:下一次,一定亲自开着车,从这里起程,去趟拉萨。
再回到路口,才发现路中间,有一个相当低调的“天路零公里”的简陋雕塑,占着很小的面积。大家开心了,纷纷下车,冲过去拍照。
维族出租车师傅,被俩广东人当成模特,也拉过去一起照了几张。
他还帮我们四个也照了几张合影,大家各自出招,用手摆出“零”蛋的样子来,应景。
简单的旅游,就这么结束了。中午饭后,再次回到宾馆,会议已散,终于到了我们可以施工的时间了。
我和小智芝做着一切打扫卫生之类的善后工作,使施工后的会议室,一样未变。
不管怎样,总算在预计的时间段里,完成了所有的馆内布放。
现在轮到基站的“机房开通”环节了。
说实话,在此之前,从未进入机房,老觉得里面太多设备,会让我有触电和受辐射的危险。但小吴却打消了我的这种担忧:“要是这样,我们早挂了!”
机房就在对面的学校里,学生放假了,我们和几乎不会说汉语的保安用手势沟通了半天,总算能够被允许进入。第一次,我也绕肩扛着一圈馈线,象那些平常能在街上见到的工人师傅一样,走进学校,准备开始机房的开通施工。
面对机房里一堆电池、线、我立即产生了天生的抗拒感。而小吴却象是一件乐事,评价着这里面机房的原先安装人员,是如何不标准,分析着前人的工作质量:“你看那个走线架上的线,这样胡乱捆扎,在我们那儿是绝对不能过关的!”
来开门的代维小工人告诉我开门电子密码,就赶紧回去了,天气实在太冷。
有着空调和开动着的机房,相当暖和,于是我也顾不上什么辐射不辐射了,也躲进门里,用灭火器卡着随时可能关闭的门,每过三分钟,再输一次密码,以防止报警器叫个不停。
缺少一种工具,我得回去拿一下,就让小吴先做着,等我。
没想到,一直酷酷很沉稳的小吴说了一句话,笑坏我了:“你快点回来,我会怕。”
原来,他在这满是听不懂语言的世界里,还是有不安全感。
尽最大能量,我最快时间回来,递给他工具,完成了最后一段的接续,总算在天刚黑的时间,完成了。
“这就叫开通了吗?”我还是相当“外行”的问了一句。
“是的,刚才和那边主设备机房打电话,已经完成了开通。”
收拾完所有的施工垃圾,成了这几天我最擅长的事。尤其是收集了一整盒的铜芯残块儿。没想到,这里是铜的产地,在这儿卖不价钱,扔到外面都没人要。
到这一步,算是彻底完成了。
第三天的晚上,终于可放松地睡一觉了。
在收拾行李和残料回喀什前,我们还去了一趟那条清冽河边的农贸市场,有一个维吾尔女子卖的一摊玉石,吸引了小吴。
仅仅用了700元,他就淘了三件大块儿的玉石,有黄色古玉带眼的,有切开一侧,润玉黄绿色的,还有一大块墨玉样子的,我是不懂,但看起来,他是淘到宝了。
“等回去送给邢工一块!”小吴对小邢的这趟新疆之行的安排,心怀感激。
再去一趟那全是大理石铺的步行街,我们感叹这种室内大厅里才用的高级石材,居然布满了户外一条街道,而上面是卖对联和瓜子的小摊贩。
不知道什么叫运气,就同样是这条街,在我们走后才几天,就出状况了。而海涛说他们也在这附近,亲自经历,并唏嘘不已。
在一切准备好,去车站之前,带着俩人广东人去吃了正宗的叶城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