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尚娥面前这栋民房,只有一层,房的两侧是走廊,中间大门敞开。屋内传来女孩的哭声,还有老人的劝声。哭得撕心裂肺,声声入耳让姚尚娥心如刀割。
可是姚尚娥没有立即进屋,也没有喊屋里的人出来。而是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两眼倘泪。
或许当人面对朝思暮想的一件事物时,都会有片刻的迟疑。心里有道坎,需要迈过去。
张家培相信姚尚娥做母亲的直觉,见她不动,于是上前一步朗声喊道:“请问这里是高智斌家吗?”
“谁啊?”从屋里走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
老人手里还拿着一个小饭碗,碗里是饭和蔬菜。
“你们找我儿子?他刚出去了,人不在。”老汉说道。
张家培看了眼随行的工作人员,请他帮忙说明他们一行人的来意。这位工作人员叫王朔,他是本地人和老汉沟通起来合适一些。
王朔走到老汉身旁,说道:“我是当地XX部门的工作人员,这是我的证件。请您给您的儿子、儿媳打电话,请他们立刻回来一趟,我们有事情找他们。”
老汉拿过王朔的证件粗略的看了一眼,眼神顿时变得警惕起来。结结巴巴的说道:“我儿子和儿媳去了外地,一时半会儿会不来,要不你们等明天再来吧。”
张家培眉头微皱,刚才老汉出来的时候明明说自己儿子等会儿才会回来,现在却说回不来。分明是看了王朔的证件心里发虚,找理由敷衍人。
王朔也不傻,猜出老汉的用意。于是很斩钉截铁的说道:“您最好现在给您儿子和儿媳打电话,请他们赶紧回来。有些事情有商有量就解决,没必要闹得不可开交。”
“我不懂你说什么,几位请走吧。”老汉仗着年龄大,料定王朔不敢拦他。把证件朝王朔手里一扔,调头就走。
王朔也没有上前阻拦。
老汉进屋直接把大门和旁边开着的小门都给关了,让张家培等三人干站在外面。
王朔也不生气,提起这家屋前地坪上的木椅子,递给张家培和姚尚娥,请他们先坐。
张家培对王朔刚才的“不作为”,很是不理解。冷声问道:“你刚才为什么不拦这个老家伙,让他进屋。”
“如果我伸手拦了,他立刻在地上打滚怎么办!”王朔一脸无奈的说道,“你们别着急,我们就在外面等着。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看他们到时候怎么办。”
张家培气极但碍于异地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坐着盯着烈日守着。
这时姚尚娥终于回过神,从带的行李里面拿出零食分给张家培和王朔吃,摆明了耗下去的态度。
“咱们今天就陪他们耗下去,我想不出一个小时,高智斌就会回来了。”姚尚娥猜测说。
张家培和王朔深以为然,王朔的做法更绝。他故意把徽章挂在胸前,让路过的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正所谓“人要脸,树要皮。”王朔借这个办法,无形中逼迫这家人回来处理事情。
当然还有一件事也不得不防,那就是高智斌带一群人过来,这个时候该如何处理。
王朔制定了一套方案,如果对方带一群人回来,王朔就亮出自己的身份,在前面暂时顶住,同时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张家培护着姚尚娥在后面,姚尚娥做两件事一是报警,二是用手机拍摄现场形成视频证据。
他们三人在商量的时候,老汉和他的老伴儿偷偷的躲从门缝偷看情况。见这三个人摆明了耗下去,同时在商量各种突发事件的对策。
两个老人本来就心虚,这下更是六神无主。最后只好给儿子儿媳打电话,说家里出了大事,叫他们赶紧回来。
不一会儿,只见一辆面包车朝着高智斌家驶来。
王朔十分警觉,立刻站了起来。走到张家培和姚尚娥的身前,姚尚娥偷偷拿出手机,随时拨打通报警电话。
面包车停稳,从车上下来了五名男子和一名妇女。这时,老汉才又开了门。
为首的人就是高智斌,他走到王朔面前,大声嚷道:“你们到我家来做什么!还不快滚,我没有话和你们说。”
“我也没话和你说,但是我身后的这对夫妇有话要说。”
王朔掏出自己的证件,继续说道:“我身后的人他们的孩子,几年前被人拐走下落不明。前不久拐卖人口的犯罪团伙被抓获,有本日记写明了孩子的下落。其中有一个女孩儿,显示在你家。我特地带着这对父母来你们家做DNA鉴定,确定你家的孩子是不是走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