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鸿泽绝不会为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目前整个无人机行业都处在寒冬期,整体销量大不如前。
再有杨鸿泽更在意迅零新款无人机的性能,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杨鸿泽迫切想了解迅零科技的家用无人机的优点,以此为鉴。
杨鸿泽翻看完史鼎爵的报告,心里疑惑不已。迅零科技是本市最早实现主控芯片和发动机自制的公司,怎么这款家用无人机,性能各方面都远逊于该公司其他产品。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报告内容分析。
迅零科技去年一整年,决策层政策始终摇摆不定,投资方又希望迅零科技多在消费市场下功夫,反对迅零入主行业级市场。整个科研部门更是乱糟糟,内斗很严重。
这份报告里一段内容,引起了杨鸿泽的兴趣。迅零科技曾经立项,打算生产一款森林探测无人机,用于森林勘测、防火。结果被投资方以销量太低为由,给驳回了。
部分林区防火使用的是无人机,但几乎都是小旋翼无人机,升空不到一个小时就要收回。绝大部分林区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小旋翼无人机显然不能胜任。
杨鸿泽想到了用系列的best-1型无人机,但那款无人机续航能力还是不够,想要实现森林无人机的重任,必须要在续航方面下足够的功夫。
这种事情光靠想是没有用的,需要科研部帮忙,以及销售部的市场调查。
杨鸿泽立马让欧阳洁洁去通知,科研部八个组的组长、销售部各团队主任全部到会议室开会。与此同时,杨鸿泽还专门告诉了卢珊珊、龚一森,邀请他们出席会议。
会议在半个小时后,正式开始。
杨鸿泽在会上,说了关于研制森林无人机的想法。首先研究的是,杨鸿泽这个想法的可执行性。
然而徐灿却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赞同生产森林防护无人机,但是我认为应该把他当成一个系列,系统的,有深度的挖掘。”
“你的意思是,开发出整套为农业服务的无人机。”杨鸿泽瞬间领悟了徐灿这句话的意思。
“对,我就是个意思。我也是偶然想到的,还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徐灿笑道,“还是总经理厉害,总结的很好。”
“这个主意不错,现在农业越来越讲究高新技术生产。无人机可以应用于农作物的监测、喷洒等方面。”龚一森赞同道。
“最关键是,这样我们可以积累经验,为后面的森林无人机打下基础。”纪毅也深表赞同,“毕竟农田的面积不像林区那么大,攻克续航问题的难关没那么大。”
杨鸿泽听明白了,他们其实是反对开发森林探测无人机。又不好明说,所以提出来一个替代方案。
“好,徐灿你负责针对农业方面,完成市场报告。限期一个礼拜内,交到我手上。”杨鸿泽想了想,又补充道,“最好是亲自下乡,去看一看,别闭门造车。”
徐灿点了点头,“我稍作安排,过两天就下乡一趟。我想能用到无人机的地方肯定是平原地区,这样我用不两天就能搞清楚。”
“不要只在本省,去沿海发达农业区转一转。”杨鸿泽低头看了眼手机日期,“我给你放宽期限,元月17号给我就行。”
徐灿的销售部说完,就轮到科研部。
“我知道前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在徐灿给我报告之前的这段时间,你们研究一下续航、热成像等技术,好好地休息休息。”
杨鸿泽同时特别强调道:“这次迅零科技的产品很差,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科研部内部不和,所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恶劣。我希望你们记住我的话,团结才是公司胜利的法宝。”
科研部各组组长互看一眼,都不说话。他们心里清楚,总经理这话是意有所指。科研部构成复杂,既有老员工,又有新员工。既有曾经的敌人,又有昔日的“仇人”。
宋超和白正奇互看一眼,都默不作声。心里暗暗觉得,杨鸿泽是在说他们。
杨鸿泽见众人都不做声,看了眼纪毅。
纪毅立马会意,“请总经理放心,我们都懂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
这话是说给杨鸿泽听的,更是说给那些心中有鬼的人听的。
杨鸿泽听完,满意的点了点头。
“散会!”杨鸿泽说道。
这天迅零科技,正面临着巨大的麻烦。而制造的麻烦的人,却不在迅零科技,而是在讯电流光的办公大厦。
她就是曲颖,一场三角形战争即将展开。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