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林最终还是没舍得,让最小儿子在框下等到放完鞭炮才出来,唐糖被母亲解救之后,哥哥姐姐们都捂着嘴笑话他,唐糖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上了姐姐的当。这一光荣事迹,成了往后每年过节的笑料。
家里孩子的新衣新鞋,做好之后都要留着开年的第一天穿,寓意着;新的开始。
两个大人坐在一起,数了数家里剩下几十块钱。唐远说了一句;钱不禁花呀,这还有一年才能看到进账。还不知道会如何。但愿老天能给饭吃,别遇到什么天灾人祸就好。
夏林不想在这过年的关口,听到些很丧气的话,便出声制止了唐远;就要过年了,你就不会想些好事。说些好话。
对,我不该这样想,应该想好的。唐远立马就改了口。
小花前半月和我要了两百块钱,听老三说,要准备养鸡。咱家后院的鸡棚都盖好了,说是等到天一暖就可以养了。夏林和唐远说着大女儿的打算。
唐远问。‘她是留着卖吗?’
夏林;应该是吧,这个我倒是没问,等到时候再问吧。反正她做什么事情心里有数。
至福村的新年,在过年的前三天就开始热闹了。一群女人,特别是住的近的,都在一起剁着包子馅,搓着肉圆子的料。然后说着家里的事情。
唐远家由于办养殖场,经常要请到这几个妯娌帮忙,所以这一来二去,几个女人在一起也有话题聊了。也或许经过时间的流逝,子女的长大,让很多事情都淡忘了。
三嫂子今年特意的也把要做的材料拿到了夏林的家门口,后来四婶看到了也端了一盆面来活。许是新媳妇刚嫁进来,见到陌生人害羞,于是就没有跟着婆婆来。三家凑在一起,话题也就打开了。
三嫂剁着面饼子,问着夏林;二嫂,这小花也定婚了,今年沈家没要吗?
没有,定婚的时候就说话了,今年定,明年娶。。。夏林回着老三家的话。
三嫂子又继续说;‘我瞧着沈冰不错,是个实做实累的孩子,人只要勤劳就能有口饭吃,再说了小花也是个能干的,谁娶了她都是赚的。
四婶这时接过了话来;三嫂,就你眼神最好,这两孩子啊,你都没看错,我那侄子可是在家一天都不闲着,从初中下来,就知道赚钱,那几个兄弟就属他最会养家了。
三嫂一听,老四家的这是要把自家的亲戚给夸的都发光了,三嫂子适时的说一句;就你老四最聪明,这亲上加亲了。你们这关系比我们都更近一层啊。
四婶听着就笑,夏林在一旁,一如既往的不发表意见。
她四婶,你这新媳妇,怎么都没见出来?这都嫁过来好几天了,还怕生不是?三嫂子又继续问着。
这可有的说了,我这新媳妇是真好,和我家雷子一样,实心眼,嫁过来这几天,尽在家干活了,对梅花和唐小都好。人又温柔。我在家说话都注意,我生怕我一个大嗓门把媳妇给吓着了。四神说完自己哈哈的笑了起来。
这也惹的两个妯娌跟着笑。来往的村里人看到这一幕,在心里都觉得这唐家的妯娌之间,关系可是真好。
三嫂子其实知道,四婶能如此的夸儿媳妇,一方面是真的好,另一方面,这新媳妇肯定是真勤快,不让四婶干活了。要不四婶才不会平白无故的夸谁。三嫂子毕竟和妯娌之间已经相处了快二十多年了,已经非常了解彼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