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能娶上媳妇就不错了,在看看自己,已经有了三个孩子,而且都已经长大成人,都是要谈婚论嫁的地步,在闹出什么事情,这以后孩子都怎么出门。抱着这些思想让唐广在这个家里,能做主的事情越发的少了。
唐远回到家之后告诉夏林,她交代的事情已经办好了,就定在后天。
夏林;好。我知道了。又用手指了指桌上,呐,我包了一些婆婆能吃的糕点,你拿过去吧。
好,;唐远说完,就拎着一个纸包就朝老三家去了。心里感谢着夏林的善良。
小花并没有说要和父亲一起去奶奶家,她知道奶奶看不看见她,无所谓,自己又何必去呢。有父亲一个去也就可以了。
妈,你有没有觉得,四婶现在和以往,比起来差别很大,小花想想以前家里和四婶的关系,
明显的觉得现在好了不知道多少,爸爸的三个兄弟,大伯话少平时来往的也少,剩下的这三个兄弟虽然见面的时间多些,有事都会出面帮忙,但是三个妯娌之间关系都一般,和村里别的人一样,也就是见面说说话的地步,但是这半年左右,明显的,四婶和自己家的关系更近了,至于为什么小花说不清楚。
我也不明白,以前都是各家过各家的生活。现在家里有什么事情你四婶都会来搭把手。是比以前好了。夏林回着女儿的话。
我去厨房看看,估计面要起了,晚上我们做糖饼子吃。夏林卷起袖子就往厨房去了,。
小花看看时间,唐糖玩累了睡觉去了,还有两个小的一会也该放学了,拿了一个盆子去厨房舀了半盆米糠,对着正在调碱水的夏林说;妈,我去煮猪食了,,,
你不休息吗?等我把面饼压好,醒一醒,我去煮,你坐车累了,好好休息一会,一会叶子和小果该放学回来了。你可以和她们一起玩。夏林心疼小花。
妈,这么点事,不累的,你慢慢做吧,我去后院了。说完端着米糠就往后院走了,把专门煮猪食的锅放上水,把米糠倒进去,又去后院摘了些烂菜叶子剁了人剁,小花就开始在锅底下烧起来了火来。锅下的干柴都是打完粮食的麦梗,有时候要炖大菜的时候,就会去树下捡些树枝回来,那样烧的会更久。
只听外面有人喊着;二哥,在家吗?
夏林在厨房听到喊声,双手还都是面粉,就出门看看是谁来了。答应道;是谁?
二嫂,是我呀,我前一个星期不是来过吗?
夏林一看,远近闻名的媒人。李大姐。连忙招呼道;李大姐,快进来坐,唐远刚刚去看婆婆了,估计一会就该回来了,你先进来喝口茶。
李大姐嘴上的笑就没停过,好,麻烦小嫂子了,二哥是今天回来的吧?我算着时间都差不多了,所以啊,今天又来打扰小嫂子你了。。
夏林泡了一杯茶端给李大姐,回着话;你客气了,,,话一说完夏林是不知道该回去继续做糖饼子好,还是留下招呼客人好,留下吧,自己又没有什么话说,不留下,可也不能让客人一个人在这里坐着,挣扎些许,只得拉了一个凳子坐在一侧,陪着李大姐。
李大姐喝了一口茶水,看着身边的夏林,又问道;小嫂子,我看你家里都没有一只鸡在跑,你这家里吃鸡蛋只能是和村里买了。
家里孩子多,就没养,夏林回着话。
李大姐笑着点着头;是啊,养鸡脏的很,鸡屎还到处都是,那气味还难闻。孩子小确实是要注意。不养也好,挺好,
说完又喝了一口水,本想还说点什么,想想嫂子话是真的少。李大姐又问了,;那小花也跟着去她奶奶家了?
夏林;这倒是没有,她在后院烧猪食呢。
李大姐一听就站了起来,是么,那我也去后院看看,好久没见这姑娘了。说着就往后院走,
夏林一看说了句;好的,你去吧,自己也就又进了厨房,准备继续包糖饼子。然后在把中午的炖肉给热上一热,再炒两个青菜就可以了。
唐小花前面一听那大嗓门和独特说话的声音,就知道,是媒人李大姐来了,上回答应说农忙之后见面,现在她来肯定就是为了这事,小花是能躲就躲了,身后响起脚步声,小花知道,这事,恐怕今天一定要给个说法了。
小花,你忙好了吗?李大姐边往姑娘身边走,边出声音。
小花站起身来回过头,对着李大姐就喊;婶子来啦,怎么不在前屋坐,这后院烧火还挺脏的。
没事,没事,都是农村人,哪有什么脏不脏的,你这快煮好了吗?
小花揭开盖子,用个大勺子搅了搅锅里的食物,回话说;好了,都已经开了几次了,走吧,婶子我们去前屋坐,小花盖了盖子,就请李大姐往前屋喝茶。
李大姐在前方走,小花跟在后头,进了前屋,隔壁奶奶就来了,正好迎个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