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远一顿饭吃完,前面疲惫的身体已经好了很多,对着二姑娘说;走吧,去你四叔家里,说完拉开抽屉找出了电灯,准备走,
小花开了口;爸爸,你去说说道理就行了,不要说的太过,你知道的,四婶最疼这个小儿子。说多了未必听。我们作为亲戚,有的帮就帮一把,可不能给别人添堵。
唐远没有说话,他感觉这个事情唐小做的过分了,如果放在部队里,如此的不尊重领导那是要受处分的。
唐远与其三个兄弟,关系都不错,谁家里有个什么事情都是第一时间去帮忙的,父亲过世之后,几个男人更是互助帮助。倒是几个妯娌之间没什么过多的来往,尤其是夏林,她最多的就是干活,专门找人聊天她不会,也是加上,整个村里夏林的孩子最多,光管拉扯大孩子就够忙了。
小花知道父亲的血液里流着军队的教育,他对唐小的行为很是看不上,哎,这三弟吧,确实欠教育,但是轮不到自己的父亲,。
走了,我们去帮粮食弄弄,装回来堆起来,万一明天下雨淋雨就霉了,夏林已经拉着板车要走了,
小花几步抢过板车,把绳套在自己的背上;我来拉,你跟在我后面走,
因为家里就一把电灯,爸爸拿走以后就没得用了,小花担心妈妈在前面看不到路,就让跟着自己身后,好在离谷场也就几分钟的路程,路过三叔家里门口,三叔家的门外的灯正亮着,也夏林看的更清楚了路。
正巧的是她奶奶拿着水盆往外泼水,小花一看湿湿的头发,就知道是晚上洗好了澡,小花喊了声;奶奶,
夏林也说了声;婆婆。
小花奶奶回着说;嗯,这么晚了活还没干完啊?
夏林;是的,婆婆,那我们走了,说是明天有雨,我们得赶紧收拾好拉回家。
她奶奶则是说了句;好,你们去吧。
夏林的婆婆是一位六十岁的人了,一直都在三儿子家住着,其他的三个儿子,也就是偶尔去看看,吃顿饭在回老三家,从不留着哪个儿子家里过夜,所以老太太最疼的就属这三儿子了,夏林自从生了两个儿子之后,婆婆对待她的态度才算好。那以前看见夏林家的四个女儿,没一个待见的,长到大也没给过一颗糖吃,小果和唐糖到是吃过几个,农村的思维一直都是认为女儿是别人家的人,养大的自然是要嫁人的。都是替别人家养。
小花对这个奶奶的印象并不好,同样都是孙子,孙女,差别不是一般的大,有时候真的不如一个邻居,小花是看着母亲一路走来的苦。就像今晚,家里的亏是孩子多,要不然,饭都吃不上,而像忙到吃不上饭的时候,一路走来太多,太多了,至于血亲,该给的给就是了,但是别想让自己打从心里对她好。谁对自己家人好,自己就对谁好,管它什么血亲不血亲的。
夏林筛好粮食身上头上都是灰,晚上有些起风了,把粮食里的尘土吹的到处都是,
小花看了看妈妈一身的脏灰,脸上,头发上全部都是,以前夏林有一条长辫子,后来觉得洗头发麻烦,就把头发给卖了,剪了一个齐肩的短发,看着夏林一身的疲惫和全身的灰尘,小花好心疼,想着从前的种种,从自己记事起,母亲一直就埋头干活。说的话都是少的。自己一定要多干活让母亲过上好的生活,以后让她没事晒晒太阳,逗逗唐糖,什么事都不让她做。此时小花认为的好生活,就是这样的。
母女两人闷声干着活,
另一边的唐远,进了四叔家的门,就让小树说明了情况;四叔,四婶,大哥,二姐,我说的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