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惠推开柴门,牛车上摆满了常惠给舅舅家买的年货。有鸡,有鸭子,还有一脚猪肉,一边狗肉,几斤鹿肉和娟姑娘烙的十来斤烧饼。
他舅舅一看,顿时就傻眼了。虽然这个外甥是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知道他是个善良的人,但如今见了这么多年货,还以为是常惠偷来抢来的,不由得面如土色,颤抖地说道:“这是哪来的!惠伢子,你莫不是做了什么不法之事……”
“舅舅,这些都是我买的,送给你们家过年的。”常惠拍了拍身上穿着的锦衣,“舅舅,我现在是周记绸缎铺的大掌柜的了!年薪六百石了,比咱们的县令拿得还要高!”
常惠把车上的东西往舅妈手上塞。他舅妈激动得往屋子里喊:“福伢子,快出来搬年货!”
福伢子是常惠的表哥,今年刚结的婚,闻声也从屋子里出来了,“是表弟回来了啊,你知道吗?可想死我们了!”
舅舅便自豪地道:“你知道吗?你表弟现在已经是周记绸缎铺的大掌柜的了!年薪六百石,了不得啊!我姐姐的坟头上冒青烟了!快,快,里面请。”
三个人簇拥着常惠,提了牛车上的年货,回到屋子里。
一落座,舅舅就问道:“惠伢子,你不是当奴仆的吗?怎么又变成了周记的大掌柜了呢?”
常惠道:“舅舅啊,这事呢,六月里冻死老绵羊----说来就话长了。”于是,常惠便把这五个月来所发生的事粗略的讲了一遍。当然,有些事情是不能说的,譬如他挨打的事,又譬如,他追桑丽华的事……
他传奇般的经历,听得舅舅一家人全都呆了。
常惠又把烤好的烙饼地火上热了一下,分发给舅舅他们吃,“尝一尝,这可是宫里人才能吃到的美味!”
于是,几个人吃得津津有味。
舅妈跟她的媳妇在忙着做饭了,“惠伢子,今天你就不要走了,跟我们一起过年,在我家吃年夜饭了。”
常惠应道:“好咧。我就是特意上舅舅家来过年的。”
舅舅道:“嗯,惠伢子,你如今有出息了,舅舅也就放心的了。想当初,他们贾家的人,狗眼看人低,还要悔婚,这会儿就让他们的肠子悔青了去吧!”
他的表哥也在一边羡慕地道:“表弟,你那儿有什么我干的活不?你现在都是周记绸缎铺的大掌柜的了,帮我介绍一份活吧。”
“好,我还管了一个成衣铺,要不,我跟掌柜的打个招呼,你到里面去当个学徒,将来有一门手艺在身,也不怕没饭吃。”常惠应道。
他舅舅道:“外甥啊,你看你给我们家买了这么多的东西过来,又给你表哥介绍活,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为好。”
常惠道:“舅舅,这算什么呢?都是一家人,就不要说二家的话了。过去舅舅帮我们家,帮得还少吗?”
这一番话,说得他舅舅都不好意思的了,“舅舅惭愧啊!没有本事……”他又想起来把常惠拿去卖身葬母的事来。
祭祀完毕后,全家人便坐到了一起,开始享受这顿年夜饭了。这一次他舅舅家的年夜饭是前所未有过的丰盛。除了常惠带来的年货外,自己家本来也是准备了一些的。
虽然没有现在过年必备的饺子,那是要到东汉末年才由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也没有馄饨吃,这种东西是要到唐朝才有的;也没有年糕吃,这是宋朝才有的食品……但常惠还是吃得很开心,毕竟,还有什么比亲人们真正团圆在一起更开心、更幸福的事呢?
吃完年夜饭,常惠的舅舅用颤抖的手,从身上掏出来四枚压胜钱,一人给了一枚。这种钱不是真正的钱币,是不能流通的。
常惠仔细观看了一下,它的正面印的是一句千秋万岁的吉祥话,背面则是龙凤呈祥的吉祥图案,只是作为一种“吉祥辟邪”的饰品佩戴在人身上的。他的舅舅特意用红丝带系起来,帮他佩带在胸前,语重心长地道:“惠伢子,你人好心也好,上苍会保佑你的。保佑你在明年平平安安的,娶个好媳妇。”
常惠听了后,有些很想笑,也许,这就是最早的压岁钱吧。不过,他接的舅舅的这一份压岁钱份量有点大,居然是一个媳妇。但愿明年,真的能把桑丽华娶到手吧!
常惠也在自己的心里默默地许了一个愿:我万能的太阳神啊,您就把桑丽华许给我吧!(西汉的人都信奉的是太阳神、月神、土地神、瘟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