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我不答应。”关益样有些激动。
“老师,只要多加张桌子而以。”颜边兆以为关老师不同意留空位。
“我不是这个意思,一定得为你老妹留个位子。今晚我在办公室里,你把你父亲叫来,我要跟他商量一下,看有没有办法让你老妹继续上学。”
晚上颜边兆叫来了父亲,并向他介绍了关老师。
“关老师,太感谢你了!您对我家颜边兆真是太好了。他呀,山里长大的孩子没见过世面不懂世事。今后我这娃就托付给你,请你多多关照!”颜永农一连串感激的、尊敬的、客气的话让关益样赶到难为情。
“大叔,我是晚辈,您就不要太客气了。我今天请您来是想同您商量另外的一件事,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关益样说。
“关老师,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是我能做到的。”颜永农一口应了。
“您的家庭情况我稍有了解,困难是大。我也了解到您的女儿是个读书的人才,就这样活生生落下了她的书怪可惜,耽误了她一辈子。困难是可以想办法克服的,我想让颜边喜继续完成学业。”关益样诚恳地说。
“她呀,来不成了。颜边兆这一个的学费,生活费都让我没法弄去。家乡是个穷山沟,我是一个寡有一身力气的山民,力用在土地上可保一家人不饿肚子,力用来换钱就换不了几个钱。看,我只得丢下家里的一切随他到这里找卖力的路子。现在还不知道找不找得到到赚钱的门路,还不知道养不养得起颜边兆。不过这一个呢,我就是屙血拼命也要送他读。”
“大叔,您封建思想严重,重男轻女。”关益样说得很直。
“也不是,我也算开明的父亲,也送颜边喜读了初中,在我们村里女娃进学堂门的都没几个呢。其实我也巴不得她上高中上大学找到好生活,将来她本事大我也跟着讨她的好撒。只怪我无能为力,手长袖子短,供不起两个同时读。”
“她的学费我可以帮她向学校申请减免,生活费我来想办法,不管怎样应该让她来读书。”
“哎呀,关老师,真是受当不起,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她还是读不成,她还有个瘫妈要她照管,她妈从腰以下没有知觉,吃喝拉撒全要一个人专门服侍。她来读书了把她妈交给谁呀?自己都要讨米还请得起保姆服侍她妈?总不能把她妈扔到山崖下。”
“可是她一个还没成年的姑娘自身难保还拖着个病人将怎么活啊!”关老师很同情。
“关老师,不要紧的,一棵草自然就有一滴露水养着,这是天编究(安排)的。”
“让她讨米去?”
“不要,我们村里小学缺老师,村长答应让她去教民办。虽然工资低可饿不到她们娘俩,在家里还有亲戚朋友帮着照应些,这样她们苦是苦了点还是过得去。困难是暂时的,她的前途也是有的,过了三年她就可以考民师进修学校,然后转正。我认为她从这条路上走出来比通过读书走出来要容易得多。”
“她这样失学了是在可惜!”
“假如让她读书,面对一个这样的家庭她有心思把书读好吗?那么三年后没考上学堂还得回去当农民。搞不好疼脚连着好脚还影响到我这个颜边兆,两个都读不好。但是考民师进修学校就不同,她边教书边学习,就算她一年没考上下一年可以继续考。这样教书、学习、前途都不误。更重要的是这样缓解了家庭危难,我们在外面的人免得一心挂两头。关老师我家颜边喜读书的事没得说了,只是我这个儿子的学习要让你多费心。”颜永农说到颜边喜一副很放心的样子。
“大叔,您放心,我将全力帮助他。”关益样还能说什么呢?
“谢谢,关老师,你真是个好人!”
关益样没能为自己的学生帮上忙感到不安,为失去一位好学生而疼心。他恨自己力量太渺小了,听任自己的学生失学而无能为力。好像颜边喜的失学是他造成的,他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
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手无缚鸡之力,柔弱的肩膀上压着千斤生活重担,叫她如何承受啊!她虽然不能做他的学生,可是他不能把她当一个跟他不相干的人。他感觉她好像跟他沾亲带故,他有责任关心帮助她。
别的忙他帮不上了,只能在经济上尽微薄之力。他决定从自己每月九十七元工资中取二十元钱寄给她,他怕自己一时忘记了就请学校出纳每月去银行领老师工资时顺便代他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