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伢子,说风就是雨,八字还没一撇呢,赚钱蚀本哪个算得准?就是赚了钱也不能乱花呀,钱要用在正当处。我才不稀罕那收音机呢,叽里呱啦我哪听得懂?并且只有它说的,我插不上嘴,有你这个话匣子伴着我就足够了。”
这是一个寒冷的星期天,颜边喜走在出山的路上,她背上背着包袱,里面装着妈妈织的毛线活。
到了街上她找了个干净的地方,铺上从家里带来的油纸布,然后把帽子、围巾摆出来。
这是她长到这么大第一次卖东西,感觉很不好意思,像是讨米一样羞答答的。
她远远地蹲在一边,把头挖着不敢正脸对人,也不敢往自己货物那边看,好像那是一堆无人认领的赃物,看了一眼给人发现了栽她的赃。
过了两个时辰不见人来问津。
“买帽子、围巾的姑娘到哪去了?是看不上这货还是不认识这货呢?”颜边喜想。
可一定要把这些货卖出去啊,毛线的本钱是小事,关键是妈妈一个星期的心血不能糟蹋,还有妈妈的希望、精神寄托。得想法子招徕顾客。
颜边喜想到自己那次穿戴那些衣物时引起的小小轰动,还是要把这些东西在自己身上秀出来才能显示出它们的魅力吧!
她告诉自己:“顾得面皮饿了肚皮,这不是作贼,是正经营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她不再害羞,坦然戴上一顶红帽子,随意搭上一根米黄色的围巾。
真是好鞍配上了好马很快就上眼了,一个姑娘家上门了,先是盯着她仔细看然后问价,试戴,选颜色。大概她觉得价廉物美,不费什么口舌买了一顶帽子去。
接着又有三三两两的姑娘来了,同样是没有讨价还价,没有挑三拣四只是梢选了一下颜色就买走了帽子、围巾。颜边喜发现只要是拢来的姑娘即使原本没打算买的都买了一件。很快带出来的毛线活卖光了。
这是她第一次做买卖,蛮顺利也。既不要像卖豆腐、酒糟之类的小商贩扯着嗓子沿街叫喊,也不要学着“王婆卖瓜------自卖子夸。”对着客人摇唇鼓舌。更不用讨价还价就这样和和气气地将货换成了钱。
颜边喜又去商店按妈妈说的买了些毛线,经过书店时又进去为母亲买了本[编织大全],有了这本书妈妈不用为织物的花样、款式费心了。
她又找到一家包子铺买了几个妈妈爱吃的包子,早晨她煎了六个大荞耙,娘儿俩各吃了一个,她拿两个当午饭,留两个给母亲,母亲硬要拿出一个来给她。
“我坐着不动吃了不易消化,你来来去去,上山下岭运动量大,到时肚子空了没东西撑着怎么行走?你走路不快,回来晚了,我在家可要着急。”母亲说。
颜边喜四个荞耙早下了肚这时都消化光,肚子在咕咕叫个不停呢,母亲必定也饿坏了。从包子铺出来一看天色不早了,大约到了四点多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