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风大:支持、推动。
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分类了,也称为“四界”。我们所知的一切物质现象都包含这12种特质。
而且大家发现没有,每一界里,都是相对的形容,比如硬和软,冷热。都是是非二元对立的。比如硬,和软,不硬就是软,不冷就是热等等……我们就如此的把物质想象归类起来就好了。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任何物质,都包含这些特质,比如一个人,骨头比较硬,皮肤比较软,比如一颗原子电子的运动犹如流动,中子和质子粘结在一起,分分合合的变化。大家花点时间建立一下这样的思维,好好的观察任何物质的这12种特质。
题外补充一下,在这里并不重要,但是还是要讲一下的。任何可用眼睛见到的事物,还有另外四种特质,就是四显色。比如青黄赤白,青色大家就理解成蓝色就可以了,说白了就是红黄蓝三原色。绿色就是黄色加蓝色,黑色就是三种颜色都混在一起。白色就是三种颜色都缺了,正好也是黑色的反面,这个思维也建立一下。
这样的思维建立好了,我们就可以套用起来,会了解到,任何物质都是四大组成的。因此的话,我们的依止,比如我们当时在观呼吸,会发现呼吸本身是风的流动,也就是空气了,空气由空气分子组成,再分解实际上就是一些四大组成的……要有这样的认知哦。
这样就要讲到一个很关键的节点了。还记得我们在进入未来禅的八个阶段中,会遇到的几个阶段吗?比如黑色心,白色心,比如萤火虫(扩散心),比如烟(聚拢心)……不记得的同学去找帖子前面的介绍来看。
这里重点讲一下萤火虫阶段,大概就是说这个阶段我们视觉中,感觉好像有白的东西突然分解扩散,变成很多小亮点,漂浮的过程没多久就会变成烟雾一样的感觉吗?这个过程很快有很多人可能定力的关系,没有办法在这阶段感受很明确就过去了,睡着做梦或者要有出体的感觉了。
但是随着定力的增加,这个阶段迟早会发现的。而且越来越体验细致。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果观察这些小亮点,会发现一切我们眼界里的东西都是它们组成的,它们就好像分子原子一样,是物体的根本单位。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是什么科学道理?眼睛怎么看见原子的?实际上这个是我们大脑里的反应,并不是真实所见。是因为我们有物质是四大组成,这样的概括理念原则,所以潜意识里的画面跑出来而已。并且仔细观察这些小颗粒,会发现每个颗粒里如同我们原本概念一样,具有12种特质,所以包含有四大,或者说根本就是四大组成的。
所以这些微粒,叫做“色聚”,也就是说他们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基本单位。它们的聚合,形成了物质,如果我们在观呼吸,可以感觉“看到”各种游动的亮点在鼻子这里进进出出。如果我仔细观察分析体验这些色聚微粒,就会发现里面的四大,地水火风,颜色,气味,味道和食素八种包含物。地水火风优先知道,后面四种基本色法以后再讲。
除此,还能发现这些小微粒很快速的出现消失,仔细看,犹如空中放烟火一样,快速的生灭。如果观察不到这个现象的同学,可以看看大型原子对撞机拍摄的基本粒子生灭的照片来参考。由此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维,物质是色聚组成,色聚快速的生灭,所以物质本身就是不稳定的。所以我们如果进一步分析思考,就会发现三种密集。称作色法三种密集。密集就是集合在一起的意思。
1、相续密集:就是虽然物质的色聚在飞快的生灭,但是是微小的,如果我们看整体会觉得它短期没有什么变化,是连贯的。所称为相续,就是这一秒是连着上一秒的意思。事物是连续的。
2、功用密集:地水火风的色聚不同的变化,导致这个东西有些明确的表象,比如柔软啦,比如冷热啦等等。
3、组合密集:事物不是单纯的,比如单纯由一种元素组成,比如单一的火大,单一的地大,而是都是包含,这样组合在一起的集合。
以上就是色法的三种密集,我们只要肯分析,即使定力还没到这一步,也是可以理解的哦。至少可以“预见”。如果要“亲见”,要勇猛精进啊各位。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延伸分析了,因为这三种密集,所以我们看到的事物是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比如大山大河,因为我们看不到它们在细微的变化生灭,所以会有潜意识觉得他们好像是永恒的,至少对于我们几十年寿命来说,“显得”很永恒。而且因为它们相对我们来说永恒,所以会觉得很真实。于是,会有颠倒的认知,觉得有恒常的事物,恒常的快乐(拥有),有事物本来的面貌,有事物不会被影响改变。四种常见,又叫做四颠倒。
再继续延伸,名法和色法是互相作用关系,那么同理,名法也有这三种密集,比如事物的相续,所以我们所感知这件事物也是相续,以此类推。还有就是我们会发现名法和色法之间相互攀缘,相互作用。所以就还会发现一种认知,叫做所缘密集。意思就是说这种认知的密集,是物与物,物与心,心与心,都能够相互作用的一种集合形式。
所以如果要本着破除一切理性世界的名色法的本意而往下走,那么现就要把这些各种概念都分析清楚了解清楚的。
通过我们的心所类对这些做一个具体的分析和识别认知,这些思维的过程,又叫做心路。
再次回归原点,我们的苦是从心到心所,然后漏出的,所以当我们要通过这些方法去观察具体提漏出的路径。当我们能完全究竟的归纳起所有色法名法,在互相的关系里分析每一个心识,并且观察到这些心识对应着色聚的生灭快速有若干个心所生灭时。他就破除了有为法里,心与色的迷思。
因为他能知道一切色聚生灭的情况,又能知道心与心所生灭的情况没有障碍,于是这样的阶段就叫做建立起了“名色识别智”。已经完全见到了究竟名法,和究竟色法。
有了名色识别智以后。那只是当下的状况,好比只是发现了事物的现状,但是不知道前因,因此还有思惑,所以要进一步往下观照,思维这些有为法的因果缘起。
今天内容信息量有点大,大家可以反复多看多思考,关于止的部分我没有多说,今天主要都是修观的,因为我希望止观能两边一起稳固前行,有不少修行人因为过去世所修的波罗蜜回报,本身就轻心寡欲,习气的缘故,打坐时欲心不起,所以依止的色聚是无欲的净色,直接进入禅那达到初禅。又或者是直接在定中,体验到色聚里心所不起的净色。直接进入初禅。但是这种属于有定力的止行者,如果没有修观智,那么他虽然在禅定中安稳快乐,但是却无法稳固住状态,属于痴福。我过去就是这样的。所以最终他因为无法再获得更好的安乐,需要回过头来修观。于是就会经历我以上描述的观察心路。
也有的修行人是从闻思修,修观开始的,直接了解各种业处。那么也会因为定力不够所以在思维境界里转悠,最终还要选择实修。
所以我的大概路数你们可能清楚了,先呱呱讲,把概念,知识给大家分布好,那么你们实修的时候,就可以顺着这些基本思维的铺好的路线一步步验证。这样的话,自己是怎么入禅那的,禅那中的各种现象,也就顺利成章,而不会在意识界里,又跑出来疑惑。不用摸着石头过河自己试着来。这些是几千年来无数圣者前埔后续所设计好的路线。我们暂且不说它到底有多么准确,但是至少先给你们提供出一条方案。然后如果不好的地方,再在上面做变动,比凭空走出一条涅槃的路要容易多了哦。
信息量过大今天就先到这里了,名词有必要的话,还是记一下,或者也可以搜索一下。
下一节要谈到名色法缘起,还有进入色界的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和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