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分别是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和无想天。
其实这四层天没有高低之分,但是能分别变成四种不同境界完全是缘起不同。
要知道,四禅中没有苦乐分别,其实这个本身就是一种福报。因为没有苦乐,所以没有任何得失和恐惧……能有这样的生存状态就是福。
第一无云天是最常见的,就是说一个人,纯因为自发的修行禅里,摆脱前面欲界和三禅,会与万物众生分离开,存在于四禅中清静无苦乐的境界,这就是无云天,所谓云,就是六尘世界,像雾霾,像云雾一样的形容。
第二福生天……说到这里忍不住想说:福生无量天尊,呵呵(淘气)。这个境界指的是被动式修行,就是说,修行的因缘具足,有福报接触名师指导,有这样高的福分,然后通过被环境影响,被明师教导,然后进入四禅这个境界的人所显现的四禅境界。和无云天的分别说简单点,就是无云天是自己练级练到的,福生天是被带练(很强因缘作用)达到的。二者没有高低之分。没有本质区别,但是用特点来判断,只能说无云天是隐士高人,福生天是名门出身……。
第三还有广果天,也是没有高低之分,和福生天一样,到这一步成就也是和因缘有关,但是这个因缘更加广泛,简单来说,对比就是,福生天是师出名门,那么广果天就是众望所归。说白了,比如你要当画家,福生天就是老师家长把你教导成画家。广果天就是你画得好,大家都来资助你练习画技,最后众望所归你成了画家……够直白了吧?
第四无想天,无想天和无云天本质差不多,都是自我修行达到的。但是有一定区别,那就是在三禅中不同,因为三禅能成就圆满的世间智,如果智已经满了,那么再舍弃快乐,有理有据,顺理成章,好比水变成蒸汽升空,脱离云层。但是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一路舍弃下来,舍已经成了很强的习气,所以这个人可能没有圆满世间智,只是因为一路舍弃,惯性舍弃,直接无思无想,三禅境界还没有完全相应,就舍弃了快乐。进入了四禅,就会变成无想天境界。
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概念吗?知而不想,假如你知道,不再去想就顺理成章。假如你不知道……那么你不想很可能就只是暂时的不想,只是因为习惯,习气而不想,所以四禅中硬要比,无想天是最低的。因为不知,所以很容易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退失出去。正念没有完成,代表基础不牢固。
所以很多经典里是把无想天排出在四禅外的,只说四禅八天,但是因为如果我们用禅支来做标准,它还是符合四禅的标准,所以我要提到。
好了,前四天大概就是这样,后五天我们大部分几率是不会马上相应的。
我们如果再想要深入,会很容易直接进入无色界。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四禅里,包括前面三禅,都是有物质存在的,我们的心,我们的念,还都是和境界相应的,这些境界都还有色蕴相应,也就是说,不管你感觉自己是光,是空气,是什么什么什么等等,都是物质的认知。三禅中正见的出现,我们的心智就会和缘起有,自性空相应,既然相应了自性空,自然会往“空”的方向发展。也就是不再理会任何物质,和自我。
一旦我们的心识不和任何物质相应,那么这个“我”就会完全脱离物质感受,和物质现象。
脱离了以后我们只能用意识形容了,不在有任何物质可以形容了,所以就进入了叫做无色界定的境界,无色就是无物质。
第一层:空无边处定,自我和物质好像磁铁同极相斥一样,拒绝一切有物质思想。
第二层:识无边处定,会发现自己其实有所想,这个想就是排斥一切物质的想,是一种很主动的识别,以识为主,所以叫识无边
第三层:无所有处定,会发现要破自我,连识别也不要,什么都不分辨,不识别,就会进入这种定,最终想就是主动不分别,主动不识别……
最后一层:非想非非想处定,最终想,就是主动不去分别,但是本身就是一种想,干脆进入爱想不想,分别还是不分别都不主动的境界……完全变成被动的情况,这时候理论上就没有自我了,不知道自我的存在了,似想非想,似有非有,实际上就是因为自我已经抛弃得基本什么都不剩了,所以也不会知道自己存在还是不存在,不主动知道自己存在,也不主动知道自己不存在……
到这里,其实所有四禅八定我们都经历完成了。
传统说法有一种,说是,似想非想的境界其实还是有想存在,只是想太细微了,没办法察觉,界于真空之间了。假如我们最后一层想都破掉,那就不存在了。就是究竟涅盘,不再存在,永远脱离存在了,那么也就永远脱离痛苦了。
但是反过来讲,这时候连主动都没有了,怎么破?就根本不可能破,怎么可能就破了这个涅槃呢?
如果一切缘起是心,那么怎么可能破心?破心就是真空,真空是不会生有的。我们在三禅中已经得到正见,知道心是妙有,不是真空,真空也不存在,怎么可能破得了最后的心?
并且还有一个毛病,就是不主动识别自己有还是没有,那么这个自我,或者另一个自我无端端重新出现是绝对可能的,因为我们最后一丝想没有断。所以这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那就是我们最终失去了主动性,但是被动性不能保证我们要的结果。因此数千年以来,禅定瑜伽最高发展就到这一步了。出现了无法解脱的硬伤。
还有另一个硬伤,就是在非想非非想处失去了主动性以后,进退两难,换句话说,要决定进退都很难,因为前面舍掉了主动性。只能说是定力退了,那么不知觉退入其他禅。所以这个地方还有个难点,就是出世间的智的不圆满,因为无路可走了。
于是乎我们发现,我们艰辛万苦,甚至是花了生生世世很多年才走到的这一步,最终是个没有结果的结果……最终还是梦幻一样,一路消灭自我,最后自我灭不净,无端端,被动的又生出来,那么我们做了那么多无用功,干什么?
涅槃,解脱,究竟脱苦到底在什么地方呢?非想非非想完全失去主动性肯定是破不了了。但是我们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