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用开口就能知道彼此的想法,但是会发现大家都是保持着不太思考的状态。随遇而安的状态,虽然人人都很亲切,一见面会有一家人的感觉。但是大家又同时保持着相对的冷漠。因为我们并不需要热情,因为想法,用意,互相都能瞬间明白,又同时不会做过多思考……于是乎,我出定后总结过,其实大家是一体的,因为彼此十分相似,不管是外貌,发光的身体,大家都不怎么做复杂的思考,大家都在快乐中,大家似乎都没有什么想法……并且彼此的情绪,信息还能无言的沟通。
因此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其实自己和其他色界天众没有什么区别,至少说,感觉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有个性之处……
而且大家因为信息有共同感……所以甚至有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感觉。
这个境界叫做梵辅天。
为什么叫梵辅天这个名字?久了以后你会进一步发现,既然大家感官情绪互通……那么更不得了了,所有和自己差不多的这些众人们几乎都是同样的意志。同样的感受,同样的状态,形成一个庞大的意识体。
呵呵,可以再继续感知下去,你会发现这个集体意识的形态,和自己的意识形态也是吻合的,换句话说,你会突然悟到,色界天里面的这些众人们都是我,形成的集体意识也是我!原来他们好像我的分身一样。我们原来是一个整体。
这些分身遍及宇宙,无处不在……原来我就是宇宙!(邪见又出来了,等待着一口凉气吧……)
等你感知到这一步的时候,那就叫做大梵天。呵呵,因为宇宙之内,自己无处不在。自己就是宇宙……这叫某个阶段的梵我和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古时候婆罗门教,包括现在的印度教,不是称宇宙,世界为梵嘛。如此境界你既感知自己是梵,那就是大梵天境界了!(纯属论述教学,对梵王无任何褒贬含义)
基本上色界诸多感受就草这边了,细节说多了不太好,你看我每说一段就要赶紧说自己无褒贬,十分谨慎了,所以不便多说,里面境界如何需要大家更进一步的去自己体验了。这样比我呱呱口述要直观得多。
暂时没有走到这一步的同学不要着急,后续我还会说一些常见的方法,来辅助大家通过各种大道小道便道进入禅那的,不要着急。
总结一下这一节的重点:
首先,快乐的感受不是永久的,当你习惯了以后,习以为常,如果没有对比事物,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快乐的,所以初禅中的快乐感受是越来越少的。换个通俗的说法,乐久了也会累。
其次,色界身是有物质基础的,至少你自己能清晰看见自己的形态。并且也能看到平时生活中的世界,这两者没有什么差别,还是从你的感官感知来的。
再次,凡所有五蕴现象,终有生灭,有开始,就有结束。所以你能看到自己色界身的诞生,必定能知道有结束,其实不用我讲,前面我讲了,在里面不受时间限制,你如果想看,是可以看见自己色界身死亡是怎么死的,怎么灭的,你是怎么回到你现在的世界的……
最后,如果按概念来讲,色界身感受清晰明朗,没有昏昧不清楚的境界,所以用晴天来比喻,就不是阴天,所以不可以称为阴身,而是阳身了。很多修道的朋友告诉我,这是阳神境界,当然到底是不是还是要大家自己理解。
重点来了,初禅中有一个最大最大的证悟。大家会在这个阶段证悟,那就是我提到时间没有障碍,因此你看着一个人,你可以把拖条往前拖,看他的过去,甚至看到上辈子,上上辈子,你可以一直看下去,你会发现永远看不见尽头……如果你想知道万事万物从哪里来的,任何现象总是能看到一个前因,因此不断往前看,就是看不到头……永远还有更以前……
这个就是佛学里的“无始”的概念。
当然我在这里不是在宣扬投胎转世论,毕竟都是现象,不一定是真实。并且大家出定后,用逻辑辅助理解,也会得到同样答案,就是事物发展有因缘,就是现在的现象有一个前因在,前因还有前因,永远找不到最初的原因。这一点,就是初禅中最重要的证悟。
有了这一点证悟,了解万事万物是没有最初的“开端”的,这个认知,才是进入二禅天的一个契机。
另外在辅助前面提到的概念,所有梵众天你是你,我是我,虽然我感觉我就是你,我就是宇宙,但是分别来看,我还是我,不是你,既是我们都是同一个宇宙的“分身”,某个部分,但是分开了就是分开了,所以呢,有这个分别想,在加上“无始”的概念,你会发现,我们还是无法解释宇宙多样化现象,初禅天在认知上有很大障碍。因为好奇心做前因,我们才会有摆脱初禅天进入二禅天的结果。
第二条证悟:色界天里,因为无欲,因此好奇心也不会很强,也不能做复杂的思考,于是很多证悟,觉知,都是直观的,比如我就是宇宙这种直观感受……还有看不到万事万物最开端的“无始”的认知,都是相当直接的,基本不能在定中辩思的。
因此诞生出第二条证悟,天道不如人道好修行……人类可以做细密复杂的逻辑思考。天道因为快乐感受产生的惰性也好,还有情景无杂念的状态也好,都导致你不如人类那么“逻辑”。某些程度上来说也是我们知晓真理的障碍。
总结:初禅中证悟
1、万事万物没有最初的开始
2、天道没有人道好修行。
我们现在的科学,是分割论,意思就是把所有的事物都拆分开来,一直分解,于是我们可以知道事物的真实情况,所以从分子研究到原子,从原子研究到质子,再到夸克等等基本粒子。但是如果按佛的说法,最小的结构叫做极微,极微就是最小的粒子,就是心识的运动。心就是物……
前面我不是说色界看事物可以一直往小里看吗?大家可以在色界定中通感试试,不管说原子说电子,说光子说夸克,都能看到一个小点一闪而过,可是通感“最小粒子”或者“极微”这样的名词,你会什么都看不见。
不过佛经上解释说,只有佛可知,天人不可知。现象就讲到这里,大家努力尝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