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种种魔障
这节讲理论课。
本文最初提到了五蕴,并且阐述过,我们存在的物质世界,都是通过我们六根,也就是眼耳鼻身还有意识体现出来的,假如我们没有这五官感受和意识,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有这样一个我们生存的世界。
这个世界中的种种现象,都是不断流转变迁的,包括我们的身心,包括万事万物。所以说这一切都是无常的。
按照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接触,可以把所有的事物现象都总结为五蕴现象,我们所有认知根据这五蕴作为依靠,这种状况就形容为我们本身具有的五阴。
五蕴也是无常的,所以我们阅读《心经》会有这样的字句:五蕴皆空。
五蕴本身是现象,简称相。在前面我们讲中观那一节提到,无常本质就是空,断见是有,常见就是空,所以我们阅读《金刚经》也会有说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总的来说,我们对事物不正确的认知就是魔障,因为它障碍我们正确的行为。就好像我们前面提到一些禅定中的现象,什么灵魂出体啊,什么灵魂的感受啊,什么中阴身啊,什么丢失了身心,之类的。
在禅定中,我们身心开始分离后,我们的意识面临脱离理性世界,物理世界的舒服,会异常活跃,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现象会像万花筒一样,假如我们把这些现象当真了,并且作为自己理解世界的主导思想,比如灵魂不灭呀,有灵魂呀,活着的是假我,灵魂是真我,或者说意识是真我,中阴身是真我,等等见解,就等于都是陷入了某种相中,把某些现象当成了不变的真理,这就是入魔了。
比如认知到有中阴身这种东西,除了禅定后固执得认为自己是那个小人,住在这具肉体里,并且反复加深这样的认知,我们就会在邪知邪见里越陷越深,最后变得偏执起来。或是给人一种精神分裂的现象。一旦走到这一步,绝对就是人们所说的走火入魔了。
更有厉害的,就是完全不把现实生活当一回事了,执着某个禅相,比如禅定中听见的音乐,看见的光景,也许得到了快乐的感受,不断的追寻,每天反复思念着禅定中的情景忘乎所以,活在了更为虚幻的梦幻之中等等。
说了那么多,咱们应该细细的分析一下,既然所有相都是五蕴现象,都是无常。都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那么我们应该从五蕴下手,细细的分析,认知了五蕴,才可知道,所谓障碍我们的这些五阴,这些魔障到底是什么。
所谓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些都是简称。
1、先说色蕴是什么,所谓色,就是物质现象,简单来说,就是物质的形形色色,比如物体的长,宽,高,轻重,形状,形态,气体,液体,固体,颜色,看得见看不见等等。就是物质本质的样貌。
我们的身识对物质的认知,除了上面物体本身形态特质,还有一些变化现象,包括物质震动形成的声音,物质分子扩散形成的气味,物体的密度,和表面形态不同,我们对它触感也不同,再就是我们意识里对这个物质会有“质感”的认知。
这些现象都属于色法,也就是五蕴的色,是组成我们物质世界的现象。
2、受蕴,所谓受,说白了就是很唯心的事情,是我们对事物的感受,觉得一个东西,它给我感觉是愉悦的,是厌恶的,我感受是快乐的,我感受是痛苦的,或者我感受不乐也不苦,不管是有没有任何喜欢,或者讨厌,或者不喜欢不讨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对事物的感受,是所谓“自我”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已。
3、想蕴,所谓想,就是我们的意识活动,就是我们对各种事物,各种色声香味触法(逻辑关系)分析的现象,就是我们在对事物产生“所知”之前,大脑里的意识活动。比如太阳光刺激到眼睛,眼睛发送视觉电信号进入大脑,大脑各个中枢都开始接受这个刺激,并且交换信息,于是我们得出了好几个结论,这是亮,亮=光,光=热等等这些全方面所知,就是通过意识活动完成的。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想”,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