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令名叫贾仵,他刚吃完饭,正在府衙里睡午觉。
一听有人来打扰他,心情很是不悦,但是当他听说是来送物资的,一张油腻腻的老脸,就像摔在地上的牛粪,乐开了。
没让刘和等太久,清河县令贾仵一路小跑着从县衙跑到城门。
难为他这么肥胖的身体竟然没有瘫在半路。
“将军,下官清河县令贾仵,特来迎接,还请将军到县衙休息,下官已经让下人准备了薄酒给将军接风。”贾仵一脸的谄媚。
刘和对这个县令很厌恶,城里百姓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再看看这个贾仵却是脑满肠肥,一看就是个蛀虫。
自从天子卖官鬻爵,整个东汉朝廷想要依靠正常途径进入仕途,甚至升迁都很困难。
这就给许多地方豪强提供了机会,他们通过掮客向天子买官。
天子刘宏在这方面展现了优良的商业天赋,官职都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比如一个俸禄六百石的县令,只需要费六百万钱,而一个俸禄两千石的太守就要费两千万钱,依此类推。
当然了,也会有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跟刘宏关系好的,说不定就会打个折。
这些钱买官的人,大多数没有太高的品德,而且拿出这么多的钱,当然不能白拿。
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这些人到了任上以后就会拼命的搜刮民脂民膏,然后拿这些民脂民膏去买更大的官职,获得更大的权利,然后再搜刮更多的钱财。
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刘和猜想,这个贾仵的县令多半也是买来的。
既然刘和不喜欢贾仵。当然不会给他好脸色,他根本没准备赴宴。
“贾县令,给将士们准备午饭吧,前线战事紧张,咱们吃了饭还要抓紧时间赶回去,至于你的接风宴还是留着自己吃吧。”刘和说道。
贾仵碰了一鼻子会,心里有怨言,但是脸上可不敢表现出来,只是一个劲的点头哈腰,说着:“是是,将士们的饭马上就去准备,将军放心。”
刘和让人把物资跟贾仵交接完毕,自己走上城头了解情况。
清河县的守备军只有五百人,是由县尉直接管辖,而在迎接的人中,刘和却没有发现这个县尉。
县尉是一个县的第三号人物,按说县令都亲自出城迎接,县尉没有不来的道理。
经过了解,本县县尉名叫韩观,现年已经五十多岁,在清河县县尉任上已经将近三十年,一直得不到提升。
本来上一任县令退休后,他觉着自己的机会来了,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四处活动,想要在有生之年再进一步。
谁知不知哪里冒出来了个贾仵,直接坐在了县令的位置上,韩观是又失落又气愤,最后借故身体不好,整天在家闲着,工作也不管了,破罐子破摔。
所以才有刘和看到的这一幕,整个清河县的守备军本来就不多,经过这几年的荒废,跟民兵组织也差不了多少了,连士兵的装备都不齐。
一共五百人的守备军,还要分三班倒,再去了拉肚子的,七大姑八大姨去世,要去奔丧的,平时在城头巡逻的人,满打满算也就一百人。
也就不怪刘和看着生气了,这要是张角回过味了,攻打过来,就这点力量能守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