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过后,二人随着谢文东走进了这家百药堂的大厅,仔细打量过后,石轩就发现百药堂清水城分店比起三湾镇分店不知道大了几倍,也富丽堂皇了许多,铺子里各种药材玲琅满目,来来往往的顾客也很多,显得十分热闹。
当下谢文东吩咐百药堂掌柜给二人安排了上好的客房,并亲自把二人送到房间后,这才告辞。当晚,谢文东在清水城最豪华的酒楼醉仙楼宴请石轩和陆莹莹,石轩本不想去,但架不住陆莹莹要去看热闹,加上百药堂分店的掌柜的在旁边帮腔:说是醉仙楼的菜肴是本城一绝,如何如何好吃,早引得陆莹莹馋虫大动,最后也只好跟着去。
席间各种珍馐佳肴齐备自不必说,让陆莹莹胃口大开。谢文东也是处处讨好二人,找来了几个陪客,口才都很好,清水城本地的故事传说、民间风俗都能一一道来,既听着有趣,让人发笑,又不显得庸俗。陆莹莹涉世简单就不用说了,石轩也没有经过这样的场面,所以二人在酒宴上都不觉得无趣,相反陆莹莹却总是被逗的哈哈大笑。见陆莹莹兴致高,谢文东更是来劲儿,口若莲,将自己多年走南闯北见到的听到的各种妙趣佚事讲个不停,直到夜深,方才宴罢。
席间石轩本来想提一提天曜石的事情,又觉得不妥,却不料在回去的路上谢文东主动对石轩说,已经安排人去打听天曜石的下落,一旦有消息就立即告诉石轩,请石轩不要着急,只管安心的住下来,白天也可以到城里转一转,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钱如果不够,只管记在百药堂的账上,百药堂在这清水城里还是有几分薄面的。谢文东言辞恳切,态度恭敬,让石轩觉得又是感动又是不安。
既然谢文东这样说,石轩也不好再说什么,就这样先安顿下来,每日好吃好喝,或者在房间里练练功,或者和陆莹莹到清水城各家店铺里走一走。石轩喜欢到药铺里去看看,百药堂所在的这条街,大概就是清水城里专门买卖丹药的地方,石轩一家店接着一家看,发现这些店里各种药材很多,甚至高阶的灵药都有售卖,但是丹药却很少,即便有,品阶也很低,都是一
些初级的元气丹之类。这几年石轩跟着毒王学习,对药物的了解早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对丹药的认识也颇深。如今见清水城这么大的城市药铺都很少售卖丹药,而且售卖的丹药品阶也很低,更加验证了毒王的话:这世上药师很多,丹师罕见,高级的丹师更是凤毛麟角。
天天跟着石轩逛药铺,陆莹莹就有些不耐烦了,从一家药铺里出来之后,陆莹莹抓着石轩的胳膊摇晃着说,轩哥哥我不想看这些,咱们去别的地方逛一逛吧。石轩见陆莹莹这样说,笑了笑:“好吧,那咱们就去逛逛别的地方。”
就这样漫无目的,二人来到了另外一个街巷。这条街主要是经营各种饭馆、小吃,这下陆莹莹开心了,看见包子要吃,看见油糕要吃,看见卤肉也要吃,就这样一路横扫过去,也让临街的各个铺子里的小商贩开心的同时啧啧称奇:看着这么漂亮的小姑娘,怎么有这么大的胃口。
就这么边走边吃,突然前面商铺墙角下一个乞丐引起了石轩的注意:这个乞丐看脸面大概有六七十岁,乱蓬蓬的头发没戴帽子,蜡黄的面庞,眯缝着眼睛,只露出一丝眼白,看不见眼仁,塌鼻梁,两颗黄板牙露在唇外,下巴上长着不多几根焦黄的胡子,两只大的不同寻常的招风耳朵。身上破衣烂衫,腰里胡乱系着一根带子,敞露出少半个胸膛,瘦的肋骨一根根看得明显,脚上穿着露出大脚趾头的破布鞋。
老乞丐背靠墙坐在地上,两腿伸直,两只脚摆来摆去。乞丐身子旁边靠墙立着一根大约一人高的竹竿,握手的地方已经磨得油光锃亮,挨着地面一头也已经磨开了,显然这个竹竿已经使用了一些时日了。老乞丐手里纂着一个黄皮酒葫芦,嘴里唱着歌谣:“赋性生来是野流,手扶竹杖过百州。饭篮向晓迎残月,鼓板临风唱晚秋。双脚踏开尘世路,一肩挑尽古今愁。而今不负嗟来食,野犬如何吠不休。”
周围一帮小孩围着乞丐起哄,乞丐也不恼,只是呲着黄板牙笑一笑,拿起葫芦仰头喝一口酒,继续唱道:“人道光阴疾似梭,我说光阴两样过。昔日繁华人羡我,一年一度易蹉跎。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一生两截谁能堪,不怨爷娘不怨天。早知到此遭坎坷,悔教当日结妖魔。而今无计可耐何,殷勤劝人休似我!”
也正是老乞丐的歌词吸引了石轩,石轩忍不住停下了脚步,仔细的打量老乞丐,陆莹莹见石轩停下了脚步,顺着石轩的目光也看见了老乞丐,见老乞丐这个样子,陆莹莹动了恻隐之心,把刚刚买来还没有来得及吃的肉串一伸手递给了老乞丐,老乞丐见石陆二人瞅着自己,就坐直了身子,扫了二人一眼,咧嘴一笑,:“这女娃娃心地倒是不坏!”说着接过陆莹莹递过去的肉串吃了起来。
边吃还含糊不清的唱到:“初将何事立根基,诚心待人不可欺。眼中虚象须拔除,莫听莫信本心持,不听子警示言,塌天大祸找上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