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樽的音乐盒堂,展售着许多由小樽特产玻璃所制成的造型精致的音乐盒,哦,顺便插一句,小樽的玻璃工艺制造水平在日本也很有名,下一个游览点就是玻璃工坊——北一哨子馆,随后咱再详谈,呵呵,当然最精彩的莫过于馆内展出的来自世界各地、造型材质都不相同的3000多种超过一万个的音乐盒,其中还包括了极具纪念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洋娃娃音乐盒以及自动演奏的音乐盒等,目前在市面上几乎看不到的传统型的音乐盒,在这儿都能看的到。怀旧的空间配合各式各样的八音盒构成了一曲完美和谐的乐章,令人浮想联翩。“在音乐盒堂宽敞典雅的大厅内,铃木向凌四海指着令人眼花缭乱琳琅满目展示的各色音乐盒如数家珍般解说道。
“说得真好!铃木,进来后,看着眼前妙趣横生的多色音乐盒造型,听着音乐盒里发出的灵动乐声,我仿佛撞入梦境,或是说,进入了童话世界一般,又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天真无忧的快乐小孩儿,随着天籁般的音乐节拍欢声舞动呢。呵呵。”凌四海瞪大眼睛盯着眼前的一切说着,惊喜兴奋溢于言表。
“呵呵~~这很通常呀,凡踏进此门的人,如你一样感同身受的不乏其人呀。”铃木听后笑道。
“我想买几样回去,希望让更多人分享点儿这种美妙的感受。”凌四海双手搓揉着盯着别人已经买到手正在摆弄的音乐盒对铃木道。
“呵呵,那是必须的,进来了,能空着手出去吗。何况你这是在为小樽做广告,好事儿呀,呵呵。”铃木听着立马喜形于色随即拍拍凌四海的胳膊道,“这儿有好多供游客选购的音乐盒,也可以为游客‘量身定制’自己喜欢的音乐,做成属于你的音乐盒;或是自行选购各式零件和外盒,自己动手组装独特的音乐盒当最纪念品。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今儿这个愿望你恐怕难以实现噢。”
“呵呵,不用那么复杂,咱直接选购些就行。”凌四海随即笑道。
“那好,咱这就撒网去,争取能捕捉到几条‘美人鱼’带回去养着,哈哈哈......”铃木双手一拍戏虐道。
“嘿嘿~~到中国,这些‘美人鱼’不会‘水土不服’吧?”凌四海接着话茬儿笑道。
“嗨~~它们好养活,皮实着那!给点儿水就能当河游,给点儿掌声就能把歌唱。哈哈哈......”铃木扭动着身子连比划带说好不兴奋。
“ok!给媛媛谁的,孩子们一人‘逮一条’回去,哈哈哈......”凌四海向铃木击一下掌,随后俩人匆忙选购音乐盒去了。时间有点紧张,在这儿没啥感觉就已经耗去快俩小时了,魅力之大可见一斑。
两小时后,凌四海笑呵呵带着几个装有音乐盒包装精美的盒子与铃木当当当一起快步走下小樽音乐盒堂,随后一同打的直奔下一站,也是最后一站旅游景点——小樽玻璃工坊。
出租车由小樽音乐盒堂往北偏西方向行驶一公里多路就到了小樽玻璃工坊——大正硝子馆,也叫北一哨子。
“这个大正哨子馆呀,呵呵,这又出了大正俩字,大正就是大正时代,指1912年到1926年间,乃日本玻璃制造历史中优秀作品辈出的时代,而大正硝子馆则继承了上述时期风格的和风玻璃制品。”铃木一上车就抓紧给凌四海做起了“功课”,抓紧时间讲解玻璃工坊,“大正硝子馆本店建筑物是建于1906年的明治时代后期的典型商家建筑,是由石造仓库所改建的玻璃制品店,外壁使用札幌软石,设置了用于防火的袖壁,看起来复古典雅。一会儿你就看到了。馆内展示销售的玻璃工艺制品造型款式不仅独特美观,用途都多种多样,值得欣赏,感兴趣的话可以买来作为手信,还有制作玻璃的相关体验活动可以参加,在邻接的工房可以进行制作体验,比如不用模型而吹制成形的‘宙吹玻璃’的制作、玻璃装饰品的制作等,最有趣儿的是人们可以预约制作玻璃课程,打造属于你自己的纪念品......”
“哎?为啥叫哨子馆,北一哨子,这个哨子啥意思?”凌四海待出租车停车等红灯时问起铃木,而这时的铃木正“怒目圆睁”盯着前面五十多岁寸草不生完全秃顶老司机的后脑蠕动着嘴巴暗自念念有词呢,指定在骂司机开车脑瓜开小差,停车太野蛮,从而打断了他的思路。
“......哦,这个硝子嘛,”铃木顿了下,向右转向凌四海道,“在日文中就是玻璃的意思,北一就是北一哨子的创办人,原是九州人,最初靠生产油灯起家,后来又涉足渔网浮标的制作,学得萨摩切子(一种玻璃制作工艺)的工夫后,渡海来到北海道发展,于1901年创立北一哨子馆,乃北海道最具规模历史最早的玻璃工坊,制作工艺精巧绝伦。至昭和53年,即1978年,北一硝子本馆落成后,北一哨子从而逐渐成为小樽的另一个地标,每年吸引数百万观光造访客......哎~~到了,那就是玻璃工坊。”待出租车缓缓在停在路边后,铃木住口瞥了一眼车窗外,随即指着右边一座很不起眼破旧的灰褐色二层小楼对凌四海道。
“啊~~这儿就是呀......”凌四海有些惊讶地喊着与铃木一同下车朝小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