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凌四海家近些日子,晚上总是热闹非凡,这不,今个儿又有“好戏“看啦。
晚上六点刚过,外头上班的家人都陆续下班回家了。凌宗耀不到六点钟,第一个回家(凌四海母亲今儿请假在家),比平常提前了近二十分钟回家,非常罕见。早前儿凌四海母亲给他打了个“预防针”(提前打电话),特意告知他,凌翎父亲这次也跟着一同来家里了,正如她所料,凌宗耀闻听后可不是一般的高兴,当即笑答“早点儿回家准备准备!”
凌楠跟姜大刚就没能享受到母亲的这个“待遇”(电话预告凌翎父亲来家),正常下班回家,但当俩人见到凌翎父亲时也都异常惊喜,均表现出热烈欢迎的姿态,都在第一时间投入到接待客人的准备工作中去,凌楠帮厨,姜大刚则出去买啤酒(早听四海说,凌翎父亲不能喝(白)酒,喜欢喝啤酒);凌四海压轴,最后一个回家,这也难怪,人家这次又扛回了一大包(塑料袋)海鲜,内有海蟹、海鱼、海螺、嘎啦(蛤蜊)、籽乌等,外加一只两斤多重才出锅的姚家烧鸡(r市老字号名吃)和三斤鲜豆腐(用做小葱虾皮子拌豆腐,凌翎父亲最好这一口),总共几十斤重呢。
凌翎父亲没想到凌四海家人,尤其是大侄儿(按辈分论)凌宗耀待他那么热情,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一点儿官架子都没有),真的将自己当老乡对待了,特别当他亲眼目睹到凌宗耀这么大个国家干部居然亲自操刀下厨,惊奇之余,更让他感动得要命,以至于热泪盈眶,泪珠子差点儿没兜住呢;再看看自己闺女凌翎那怡然自得以及和这家人随意相处的样子,这让他心宽得太多了,全没了忌惮,也不怎么拘束了,——这家人真好!自己闺女如真能嫁过来,那就等于掉进福堆儿里了。
他一改稍早前像个解放军战士那样在客厅沙发上正襟危坐表情拘谨的姿态,后背不由自主地倚靠在终于沙发背上,二郎腿也翘来了,扬起的那只今儿特意擦得铮明瓦亮的皮鞋儿差点儿踢到了跟前儿的茶几上,终于可以舒舒服服地坐着了;眼下诺大的客厅供他一个人专用,他这才大胆地摆弄起头来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他平生第一次见到的“豪华客厅”,这才感觉口渴得要命,先前儿,像个刚过门的小媳妇似的,没好意思大口喝茶,他不再客气地自倒自饮起茶水来,拿起茶杯咕嘟咕嘟朝肚子里一劲儿猛灌,打了个饱嗝后,又大把抓起茶几上盘子里堆着的一直没好意思吃的瓜子儿,嘎嘣嘎嘣地嗑了起来;此刻,要是他手指再夹上根儿香烟,就全了,可惜他一直没染上这个嗜好,这在农村老爷们中,相当另类;还有,他那放大在瓶子底厚近视镜片上的大眼珠子,自打电视机(被凌四海母亲)打开的那刻起,就已经被牢牢地拴在了电视屏幕上了,这样的“小电影”在乡下可稀罕着那,他不时地情不自禁地与电视节目共享欢声笑语,他漫不经心,逍遥自在,如同在家。
七点整,欢迎晚宴正式开始。
酒席坐位基本照旧,小不同的是,凌翎父亲理所当然地坐在了主宾(凌宗耀右边)的位置。十几道丰盛的菜肴堆满了饭桌,今晚凌宗耀再此执行了他的喝酒政策——单喝啤酒,不能掺酒喝。这完全是出于他对凌翎父亲的尊重,也算是一种礼遇吧,必须照顾到凌翎父亲的喝酒嗜好——“嘿嘿,平常晚上在家,喜欢整点儿啤酒哈“(凌宗耀征求凌翎父亲爱喝啥酒时,套出的“真言”)。
姜大刚这次只买了一打(12瓶)瓶装青岛啤酒,这对于能喝酒(凌翎父亲除外)的这帮酒徒来说,就这么点儿啤酒当饮料喝都不够呢,而且凌宗耀已经圈定今晚就喝这么多“酒”。这等于说,今晚的吃喝,确确实实吃字当头。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喜欢晚上整点儿啤酒哈”的凌翎父亲脸色变的像鸡冠子了,话语也多了,他应该处在最佳亢奋阶段吧。此刻,他忽地一把攥住凌宗耀的右手(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大干部的“真身”),且不说是声泪俱下吧,但也差不多少了,几近感动涕零地说:
“俺......俺做......梦都,都都,不,不敢想呀!今宵能跟您......这样的国.....家,高高级,大......干部,坐在一张桌子上,而......而且靠的。这这这么近!——哈酒!造化呀,造化!”
“嗨!论辈分呀,俺得规规矩矩叫你声大叔,正正经经的老乡大叔,大叔!侄儿在这有礼了!”凌宗耀即刻接过话茬儿,左手搭在凌翎父亲握着自己右手的手上背上,非常和蔼地说着,随后抽出被攥着的右手站起身,向凌翎父亲抱拳作揖,“大叔呀!大叔,要说造化呀,咱爷俩,俺有幸这当儿能跟自家大叔您坐在一块儿哈酒就是最大的造化,您说对不?缘分呐!呵呵。”
“对对对,缘分,天大的缘分!”凌翎父亲亦起身,按住凌宗耀的肩膀要他坐下,“俺老早就见过你,当时就感觉你非同一般,气宇轩昂,大气有才,一点官架子都没有,按老话儿说,真正的父母官呀。”
“过奖了,大叔。你说见过俺,这俺知道,呵呵。上次俺去咱镇上作报告,不是你头炮打响(起立带头鼓掌欢呼),轰动了整个会场吗,你那文质彬彬的样子,给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哈哈哈。“凌宗耀坐下后说着大笑起来。
“没想到,您还记得按俺这个普通老百姓,起初俺听凌翎说起这当儿子事儿后,说你还对俺还有印象,感动得了不得。”凌翎父亲喝了口茶水,拍打了一下凌宗耀的胳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