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听乔氏说过娘家的事情,但涉及到外臣,她们母子孤苦伶仃绝不能参与其中,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赵构恭顺告退,他只是提了这么一嘴,不过对杨戬和六黄太尉的话很有兴趣。
不知道那个叫李茂的人为什么让杨戬和乔姨娘恨之入骨,他对李茂很好奇。
王庆很懵,还有点慌,因为一桩天大的功劳落在他的头上,无论是淮西头领还是贼匪,都说他一箭射杀了官军大帅朱勔,并且还得到了证实。
伏击韩存保的是刘以敬,设伏火攻朱勔的是杜壆,王庆根本什么都没做,名头却越来越响,心不方才怪。
最初两天有些无措,但王庆并没有否认这件足以扬名天下的事,甚至还让刘以敬,雷应春跟着散播消息,自己把李茂甩出的锅背了起来。
只是在面对杜壆的时候王庆有点小尴尬,令他诧异的是杜壆没有争功,反而隐晦的提了个要求,让他把酆泰和袁朗调离云安军。
王庆终于彻底放心,吃过几场酒宴,接待了一些前来投奔的绿林好汉后,和杜壆联袂来见李助。
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纷扰,三个人不约而同的沉默起来。
杜壆见李助和王庆不言语,打破沉默道:“两位哥哥,朱勔之死固然大快人心,但我们也算捅了蚂蜂窝,和朝廷再无妥协的可能,官府大军怕是不日就到。”
李茂和王庆愁的也是这个,起初还想着杀人放火受招安,但是杀了太尉朱勔,那就不是受招安,而是招灾惹祸。
王庆的深沉内敛都是装的,起初他的确想让朝廷招安,但是传出朱勔死在他的箭下,淮西诸多头领对他的吹捧和恭维,让他不可避免的膨胀。
这和当初与李助的构想不同,现在还不是和李助翻脸的时候,当然要表现的同仇敌忾。
李助没等到王庆开口,沉声道:“意料之中,最晚不会超过一个月,官军就会杀奔江陵府,我们没有丝毫退路,只能和官府死磕到底。”
王庆心下一喜,接着说道:“哥哥说的极是,我们能打败朱勔,诛杀朱勔,自然也能击败其他官军,只要打痛官军,让官府折损大批人马,我们依旧可以逍遥自在。”
李助瞥了王庆一眼,他问过杜壆,朱勔究竟是不是杜壆所杀。
如果杜壆能站出来揽过这个功劳,王庆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跳了。
可惜杜壆“实话实话”,的确有雷应春的一支人马突袭了官军的中军,帮着坐实了王庆的功绩,让李助很是无奈。
“庆哥,事情没那么简单,这次朱勔麾下只有几万人马,下次再来的官军不会少于十万之数,不好应付啊!”
王庆满面笑容道:“哥哥不要长他人的志气灭我们的威风,十万禁军又如何?我射杀朱勔,不但绿林好汉来投,更有十几万被花石纲迫害的民众争相奔来江陵府,只要募兵,一日之间可成数十万众。”
李助反驳不了王庆的论调,现在也没心思和王庆争吵,怎么应对朝廷大举来攻才是头等大事,而且他心里已经有了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