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林中的粗重的呼吸渐渐舒缓和平静,可是气氛仿佛逐渐在凝滞,就好像突然的寒冷以一种直观可视的速度和变化不断冻结着流淌的溪流和湖面,进而蔓延、逼人心魄,令人忍不住恐惧、颤栗、本能的想逃避。
令人窒息的死寂不断延伸,说不出是杀机和冷酷,却是无意识的“危险”。
小山刚松下的神经又紧绷起来,可明显的,这种气息的弥漫、扩散是有方向的,明显不是刚才遭遇“树熊”所具备的,俨然一种更加神秘或是危险之物,可给人的感觉仿佛是愤怒和警告。
山林之中繁多复杂的沟渠、坳口能够相互衔接连通的走向大致是正西偏南,据说其他地方也有延伸和入口,不过谁也没遭遇过,层层的山峦树木,时高时低,时而开阔时而隐秘,究竟几多神秘,无人可知。
不论是出于对于未知的敬畏也好,迷信也好。人总是会有担心和恐惧,也有自己的判断和对策,小山也不例外。
察觉异变,小山便是猜测可能自己方才的遭遇,还有树熊的咆哮便如一粒砂石投入水潭,荡起的涟漪。或许更严重也未可知。
身披微弱的星辉月光,在山中老林中迤逦而行,还要不断警惕着四周的变化,以及提防措手不及的狩猎者。毕竟,猎人进了战场,同样也是猎物。
夜渐渐深的时候,山林的呼吸节奏也仿佛渐渐平静。遭遇过变故之后,仿佛迎来了短暂的“休战期”,或者说“备战期”,强悍的捕食者之间相互戒备蛰伏和蓄势,等待雷霆一击,守护胜利果实,便是生存法则。而弱小者则游走在强者的夹缝之间,“机会主义者”并不是说不够果勇,或者说只能以“果勇”谋求自由的生存,弱者多是这样,看起来才“弱”、“投机”,奈何生存本就这样残酷。
而传言中“流狼山”一系的山脉最初也是无名之山,不过后来才有主而已,是狼主率群狼于群山之中鏖战,才赢得现在的地位和敬畏……
方才交错骤然走了半刻,再往里谨慎纵深了半个时辰,前后约十里的山路,小山掐算着时间,注意着阴月的方位和树木投影的变化。更为关键的是,要注意周围的动静和之前看到的月华菇,因为但凡进过流狼的猎人无人不知一般到了戌时之后,尽量少做变动。不论哪个季节,都是如此,山中、谷中、雾中、夜中、甚至奇妙的月光中都有不可述说的神秘,被前辈们认定为“危”,倘使没头没脑地躁动,扰乱山里的这种氛围,多是……
想到此处,小山以芦笛鸟哨招来伴马“黑风”,放下包裹,绕着树旁撒一圈淡淡的灰色细粉,取出耐火袋子,与“黑风”依靠着贴着袋子取暖,和衣闭目,欲做休息……
忽然,周围缤纷绚烂的月华菇如鲜花般缓缓绽放,又蒲公英随风渐渐升空,如潮汐一样漂浮空中向着某一方向汇聚。
小山还未放松的神经一下子又急剧绷紧起来。此情此景,由不得犹豫,因为今日之景象与过去大不一样,三代之前的猎手虽有传言山中神奇,提过月华菇,却未讲过开花和“潮汐”现象。
现在虽是通常不便活动的时辰。却也不得不转移了,因为所处之地虽不是“潮汐”汇聚的干流,远远望去,也是所在小支流旁边。
这变化虽寂静无息,也必然引起诸多飞禽走兽的警觉,只不过反应快慢罢了。再说,前面还有浩荡的一群世家势力……
循着山路地形,小山一边拉开“潮汐”的主流方向,一边循着自己的图谱笔记靠近山里,尽可能拉开可能遭遇的人群和山中鸟兽。否则,一旦遭遇了,多半不能和平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