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源原名邈佶烈,擅长骑射,十分骁勇,年幼时便跟在先王身侧南征北讨,立下汗马功劳。先王喜其谦恭寡言、行事谨慎,便赐名为李嗣源,收为养子。
先王过世,李嗣源辅佐当时的晋王,也就是现在的庄宗,平定疆土,有不世之功,庄宗待其极为看重。
曾经,李嗣源率大军破梁都城时,帝喜不自胜,手引李嗣源衣,以头触之曰:“吾有天下,卿父子之功也,天下与而共之!“
庄宗称帝后,发生了清君侧的三公案,大将军郭崇韬被冤反叛惨死,李绍荣秘奏李嗣源与之同谋。
虽有宦官佞臣造谣诽谤李嗣源,但李嗣源仍旧上章待罪,听主所裁,相信庄宗会给他一个公道!
庄宗虽然不相信李嗣源有谋逆之心,但是因其功高盖主,这些年也是多少生出了一些忌惮,不似从前那般与之亲密无间!
李嗣源似有些酒醉,听到庄宗的过问,身体摇晃着站起,回道:“请陛下恕罪,臣有些酒醉了。“
庄宗笑说:“无妨。今日是朕为尔等平乱有功之臣设的庆功筵席,希望尔等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李嗣源感激道:“谢陛下鸿恩。“
说完,执杯一饮而尽,但其并未坐下,而是对庄宗又道:“臣今所有,皆是仰仗陛下鸿恩,臣在此敬陛下一杯,愿吾皇龙体安康,千秋万载。“
说完,举杯敬庄宗,众人闻此,皆共同举杯祝庄宗龙体安康,千秋万载。
庄宗大喜,连连称赞李嗣源,并又赐下了不少的赏赐。
李嗣源受了赏,谢了恩,却并未坐下,而是复又对庄宗继续道:“臣感陛下隆恩,思国家安危,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庄宗见李嗣源竟然在酒宴之上,一副语气凝重的样子,不由得心生不快,但又不得不摆出一副宽容大度的样子,对其道:“尔乃国之重臣,有话尽管直言。“
李嗣源似不曾听出庄宗不快的语气,正襟危坐,声音朗朗道:“陛下,今北有契丹虎视眈眈,西有蕃域心怀不善,臣不能为主消患,却在此享声色歌舞之欢,实在愧疚不已。且自古酒色财气多误人,宦官伶人多误国,望吾主陛下能远之!“
李嗣源此言一出,庄宗脸色大变,刘皇后亦是勃然大怒,起身呵斥李嗣源言语僭越,是否有不臣之心?
其他以李绍荣为首的诸臣子,以及以申亲王李存渥为伍的亲王,也都纷纷拍案而起,呵责李嗣源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胆敢公然指摘圣上,实为大逆不道!
引发众怒的李嗣源,无视义愤填膺的众人,不卑不亢继续对庄宗道:“圣上明鉴。微臣对陛下赤胆忠心,天地可鉴!今日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只望陛下龙体康健,唐国千秋万载不衰!“
情绪激动的李绍荣,不等庄宗发话,就又对李嗣源大加苛责道:“李嗣源,你仗势欺人,平日内多不将我等同僚看在眼中。万万没想到,你竟然目中无人的已经不将圣上看在眼中。竟然胆敢当众对圣上发难,我看你今日这是要反了。“
李绍荣说完,立刻跪倒在殿中,摆出一副忧国忧民,忠心耿耿的样子,大声对庄宗道:“吾主英明,李嗣源功高盖主,早有不臣之心,望陛下早做决断,不能再继续养虎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