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熟知明末历史的朱小宇却是知道,崇祯十年是一个转折点,如果说崇祯十年以前,明朝还有机会的话,那自这年以后,就真的彻底无药可救了。
因为正是这次,再次错过了一举剿灭各路义军的最佳时机,导致今后再也没有了这样的机会。
朱小宇也是叹了口气,有心想要提醒一下崇祯,却又知道那根本就不现实,他知道,接下来华夏大地将战火不断,只会愈演愈烈,所以能做的,也就是抓紧强大自己。
开年以后,朱小宇就一边四处购买红提纯,一边寻找食盐的销路,然后将银子都出去,囤积粮食铁料硫磺等战略物资。
“大黑,我想将这甲上面镶两块薄薄的铁片,能不能办到?”
“啊!首领,这办到是能办到,只是不知道铁片要打多大?要是太大的话,我怕铁料不够呀!”大黑虽然心里非常的郁闷,但也不敢拒绝朱首领的要求。
“嗯,不能太小,前面起码得将整个胸防住,后背虽然也要防住,但可以分成几块,还有肩膀上。”
朱小宇看着手中的甲想了一下道,其实这甲就是一个背心,用十多层布和制作而成,为了将压实,他和大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利用脚盘原理,做了一个木质压床,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四十步之外,能防住火绳枪的子弹,三十步之内虽然能打穿,但子弹也没多大杀伤力了,刘虎用打猎的弓抵近射,也是射不穿的。
至于军队用的长弓,到底有多大的防御力就不知道了,但朱小宇估计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毕竟一件甲,可是足足重达五斤,都快抵得上这时代一床被的重量了。
唯一让朱小宇不满意的,就是面对长枪的捅刺,和长刀的劈砍时,显得是那样的力不从心
,所以他打算将甲分为两种。
少年火枪队就穿这种甲,头盔也由竹子编制而成,款式是那种边缘很大的草帽形状,外面再包几层布,用牛皮最好,可是那玩意儿太贵太稀缺,主要用来防箭。
而陷阵队由于要近距离搏杀,将全部配备镶嵌了铁片的甲,头盔也是这时代的铁质头盔。
“好吧!不过首领,这样一来,恐怕又要耽搁火枪的打造,和轰天雷的制作啊!”大黑脸上抽搐了一下,也只得点点头,他也不知道胸前的那块大铁片,能不能打得均匀。
“火枪慢一点不要紧,反正两个新编的火枪队,起码还得再训练一两个月,轰天雷用模具制作,又不需要老师傅,能耽搁什么?”
朱小宇摆摆手,然后就没再管了,反正到时候他只看结果。
轰天雷制作其实很简单,大木框里铺上沙子,用事先做好的木板一压,就是十多个模具。
然后将烧好的生铁水直接倒入,稍微冷却后修一下边,就能得到十多个小儿手臂大小的空心小铁柱,沙子也可以反复利用。
每个小铁柱里装三斤火药,用事先做好的木柄塞紧,引信由木柄中间的小孔穿入,木柄刷上一层漆,引信处和交接处用蜡封住,完全可以做到防水,用时直接将引信处蜡刮掉,再点火。
唯一麻烦的就是铁皮的厚度不好掌握,太薄了一摔就碎,太厚了,爆炸时产生的碎片不但有限,威力也小,足足试验了几十次,才最终确定。
至于给内部刻龟文,朱小宇不是没想过,而是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实在做不到,毕竟他要的是大批量生产。
总共制作了两种,小的六斤重,朱小宇直接起名手榴弹,以后火枪队每位少年各带两颗,大的有12斤,继续叫轰天雷,主要用于防守。
轰天雷和手榴弹款式都是一样的,制作方法也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轰天雷是用的熟铁,手榴弹则是更偏向于生铁比较脆。
接下来的日子,山寨中的妇女全部忙着制作甲,青壮则是全部给工匠队打下手,制作手榴弹和轰天雷,而年长者却是用竹条编竹帽。
三个火枪队和两个陷阵队,以及刚刚新编的两个少年火枪队,依旧上午训练,下午帮忙干活。
从去年到今年一月底,楚嫣然总共偷偷送来了两百多少年,朱小宇挑选了一百名老实巴交的,再次编了两个火枪队,其他人则是全部塞到了工匠队。
至于成年人,他暂时还不打算招募,虽然这样有些谨慎,比不上红英那娘们儿滚雪球似的发展,但谁叫人家自身武力过人,他却在山寨垫底。
朱小宇之所以这么急,那是因为要不了多久,就是春播时节,虽然两个村的村民都投靠了他,但山下的地还是要老老实实种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