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安思顺不愿意离开河西,命部下们写血书上表挽留安思顺继续担任河西节度使。再加上李林甫和安禄山的上奏,皇帝只得收回成命。
这个消息传到杨铣的耳朵里,杨铣不敢不告诉金丝凯丽,又担心金丝凯丽听了会受不了。一时踌躇不决,长吁短叹。
李柔芸看杨铣这样,忙问原因。杨铣就将此事告诉了李柔芸,请她帮忙拿主意。
李柔芸听罢,劝道:“二郎怎么可以把别人的过失当成自己的过失呢。事情既然发生,一味逃避是不对。夫妻之间贵在坦诚,应该当面向三娘子说清楚。至于后面的事情,后面勇敢面对。”
杨铣认为有道理。去找金丝凯丽将此事结果,告诉她。金丝凯丽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么激动,只是简单的说知道了,然后静静的不再说一句话。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金丝凯丽也知道皇帝是不会
给出好结果。她只想用自己的方式,为母亲亡魂超度。
杨铣见她如此,不好再打扰,只得从屋里出来。
同年四月,剑南节度使杨国忠委派鲜于仲通率剑南府兵三万,出征讨伐南诏国。结果大败亏输,鲜于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隐瞒军情,只说是南征大胜,升任鲜于仲通为京兆尹。这便还是历史上有名的第一次天宝战争。
这是一大败,紧接着又爆发了大唐和大食的第一次战争怛罗斯之战。高仙芝主动出击大食,在怛罗斯与大食鏖战,最终兵败。出兵三万,只剩几千人回到大唐。消息传回,是远恩太子勾结西域各部落反唐。
皇帝知道事情详情没有问罪石国国王,只将高仙芝调回长安,充任右金吾大将军,赐开府仪同三司。其安西节度使职务,由封常清担任。
封常清一向和岑参交好,便举荐岑参担任节度使府判官。岑参素有壮志,欣然起行,带着岑鹘第二次出塞。
杨铣在开远门为他践行,流泪相送。
同年第三大败,东平郡王安禄山率所节度的三道兵共六万人,出讨契丹,被打得大败。安禄山仅以身免,他的部将史思明在山谷里躲了一个月,再侥幸逃出生天。
大唐的外强中干,已经曝光在人前。也正是这一年,安禄山萌生了造反的心思。在朝中李林甫渐渐不能用事,杨国忠后来居上。相比于李林甫的驾驭百官的能力,杨国忠远远不如。
杨国忠还干了两件事,令安禄山不得不为自己打算。第一件事是将吉温,逐出朝堂,外放任官。第二件事情,是拉拢哥舒翰,打压安氏兄弟。
当初建议皇帝调高仙芝担任河西节度使,就是杨国忠的主意。幸亏被安禄山及时察觉,才有了上血书和李林甫的求情。
安禄山没了重要的耳目,又被杨国忠针对,不得不自保。加上野心作祟,开始了他造反的惊天计划。
外面是如此的纷纷攘攘,杨铣却安静无事。本来杨国忠为了确保胜利,有意派杨铣去剑南协助鲜于仲通,最后因故没有成行。
杨铣没去的原因很简单,杨铣的父亲杨玄璬病危。
自去年十一月开始,杨玄璬就卧病在床,始终没有办法痊愈。各种名医、名贵中药材都用过了,就是不见好。
随着时间的流逝,杨玄璬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
在这种情况下,杨铣怎么能远行呢。
时间眨眼到了六月,杨玄璬突然将杨鉴和杨铣兄弟叫到床榻前,交代后事。
郑珺携众儿媳及孙辈,在屋外等候。
这群人里不见李柔芸的身影,因为她怀孕了,不便前来。
杨玄璬看着跪在身边的两兄弟,喃喃道:“为父昨晚上做了个梦,梦见铣儿来接我来啦。铣儿
对为父说,为父的大限已到,特地来接为父。为父在想,二郎就在身边,怎么会来托梦呢。”
杨铣听了,心里一震,心道:“难道是死的杨铣,记挂着父亲,特地来接他走了。父子连心,一点都不假。”
杨玄璬道:“后来为父想明白了,二郎是好心告诉为父,不用受苦了。”
杨铣听罢,哭跪在前:“父亲!孩儿就在您的身边啊。”
杨玄璬眼神平静的看着杨铣,柔声道:“好孩子,不要哭。为父到了该离开的时候,是好事情。难为你们兄弟一片孝心,经常来看我。”
“父亲。”杨鉴也痛哭流涕。
“你们兄弟都很争气,为父很欣慰。你们中我最放心不下的其实是鉴儿,你被财富迷了心,忘了本性。此后一定要小心。最放心的是铣儿,虽然你总是闯祸让人悬心,但你行事豁达,自有天庇护。我很放心,很放心。”
杨鉴和杨铣同时磕头。
“大哥、二哥,三弟来见你们啦。等到了那里,我们再一起玩耍。”杨玄璬心里这样想,眼角不经意留下一滴清泪。
杨玄璬看着自己的儿子,联想起杨国忠那群不肖子孙,不由得欣慰许多。再听到屋外孙辈的吵闹声,不由得想起自己曾经享受天伦之乐。嘴角带着笑意,赫然离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