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之后,即刻前往节度使府,拜见陇右节度使哥舒翰。
次日一早,到临洮军中,拜见临洮军使杨景晖,从此正式担任临洮副使。
临洮军是陇右节度使麾下军力最强的一支的军镇,有兵一万五千余人,马八千四百匹。
挚友李晟此时调任河源军使,距离杨铣所在的临洮军有一百多里。
另外一个好友王难得,充任白水军军使,在鄯城西北二百三十里的位置。
所有大将都已到齐,一场同吐蕃围绕石堡城展开的战争,就要开始。
唐军首要的目标,是夺取甘子河城。
严格意义上说,甘子河城不算城而是一座小城寨。是吐蕃军在西海修筑的要塞,专门用来遏制同时监视吐谷浑部落。
甘子河城的西南面是西海,
东南面是金银滩草原。西面是吐谷浑部落所在地牛心堆。
天宝五载的时候,王忠嗣曾经抵达过这座城寨,不过没有攻打。而是引诱急于报仇的吐蕃军来到他预先设定的战场,进行决战。
现在哥舒翰想要举兵攻打甘子河城,是为了实现步步蚕食的战略意图。从西面蚕食吐蕃领土,同时西面又是吐谷浑部落,战斗力没有吐蕃正规军强。
避强就弱,迂回包抄,正是哥舒翰的战略。
在杨铣到了十五天后,十月十八日,哥舒翰正式对吐蕃用兵。
以临洮军为前锋,白水军为左翼,河源军为右翼,自领安水军为中军主力。起兵三万之众,自鄯州城出,攻打甘子河城。
一路所向披靡,于二十八日攻下甘子河城。由于近十一月,天寒地冻。哥舒翰不得已退军,留杨铣领临洮军三千军,镇守甘子河城。
杨铣裹着被,登高而望远。见到处是厚厚的积雪,很多地方甚至出现大面积结冰。
这种情况,对于天生耐寒的吐蕃人很有利,对唐军极为不利。
杨铣认为必须另外想办法,才能守住这座甘子河城。单凭这样的城寨,是抵挡不住吐蕃的大军。
“传我将令,诸军将士从附近收集柴草,埋在甘子河城周围。”
杨铣下了一道很奇怪的命令,麾下众军不理解,但还是照样执行。
一连数日,杨铣亲自带着唐军在甘子河城附近积雪处,埋藏柴草。
达到目的后,杨铣又将猛火油用盛酒的瓮装好,放在抛石车附近,没有命令不得点火投放。
杨铣觉得这样还不够,又带头制作菱形铁针撒在城寨附近,还在菱形铁针上涂毒。杨铣坚信吐蕃大军一定会来攻城,这些东西他们用得上。
甘子河城似一座孤城悬在山上,想要攻打甘子河城必是四面包围。将这些撒在城堡周围,都不是闲着没事干。
刚完成不到五天,到了十一月初。
天上下起了鹅毛似的大雪,四周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就在这时,负责瞭望的士兵,敲响了警钟。守城三千军士立刻或登城,或把手城寨门口。
杨铣阔步到城楼一看,远远的眺望到吐蕃军结阵而来。
吐蕃军以刀盾兵为前阵,排矛兵居中,后面是弓弩手,两侧骑兵游弋。随着鼓点,从东西南三面结阵而来。至于北面则是吐谷浑部落士兵。
远远望去,乌压压一片,差不多有数万之众。
杨铣哈哈大笑:“吐蕃小儿,自以为趁我军没有后援之际来攻,便可得手。真愚蠢至极。”
随即命唐军竖起几面盾牌,准备随时蹲下,抵挡吐蕃军第一轮箭雨。
“攻!”
听到吐蕃军上空飘来这句话,唐军毫无犹豫的躲在掩体
后面。
只见吐蕃军前阵分开,弓弩手齐齐上前,弯弓搭箭。
“放!”
漫天的箭雨,朝甘子河城毫无差别的覆盖而来。
砰砰的声音不绝于耳,时有唐军士兵被射中,有的侥幸在同袍的帮助下,躲进掩体内逃过一死。有的则被射成了刺猬,直接命丧黄泉。
“攻!”
一轮又一轮的箭雨射来。
三通鼓声完毕,吐蕃军开始攻城。
杨铣终于等到时机,立刻站起来喝令唐军将事先准备好的用酒瓮装着的猛火油,放上投石车。将猛火油点燃,然后四面八方的抛出。
吐蕃军大笑,嘲笑唐军愚蠢。寒冬腊月,到处积雪,竟然命人放火。这不是愚蠢,又是什么呢。
杨铣笑而不语,一面命人将事先准备好的柴火取出,用好几口大锅烧开水、一口大锅烧油,一面微笑的注视着城外,等着奇迹的一刻发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