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杨铣突然发难。腰间唐刀出鞘,一个箭步上前,先将居中的首领摁在地上,刀架在右手边的首领的脖颈处。
其余士兵同样是图穷匕见,扔掉捧在手里的物件,拔刀出鞘,援助杨铣,共同制服六首领。
整个行动凌厉迅速,等小勃律兵回过神时,六首领已经落到了杨铣的手中。
小勃律兵急忙持矛欲救首领们。
“啊!!!”
杨铣一声大吼,似海立山崩,惊得小勃律兵不
敢动弹。
此时唐军出,瞬间包围了这股小勃律兵。并趁势攻城,孽多城很快就被攻了下来。
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逃入深山,一时半会儿找不到。
高仙芝也没有打算立即找,他急令李嗣业和杨铣带兵奔赴藤桥。务必在吐蕃大军到达之前,砍断此桥。
杨铣和李嗣业得令而去。
高仙芝将六首领当众斩首,以威慑小勃律国。
就是横亘在小勃律国和大勃律国之间的一条大河,名叫娑夷水。据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弱水。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定底沉。西游记这段说的是流沙河,却很符合娑夷水。
弱水在古代是指不能造船,只能用皮筏渡过。
言归正传,娑夷水上有一座藤桥。是用藤条编制而成,诸位试想一下,一座费一年时间才能修成的藤桥,该是有多壮观啊。
不过,杨铣和李嗣业没空感怀。他们必须赶在吐蕃军增援部队到来之前,砍断这条藤桥。
剑刃锋利的唐刀,竟然有些砍不动这座桥。
此时,杨铣远远瞧见河对岸扬尘四起,猜是吐蕃援军即将到达。急切间,拔出唐刀,改成锯藤桥。其余人见到杨铣如此,也有样学样,不断锯藤桥。
看着藤桥一点点被锯断,可吐蕃军已经抵达河对岸。
“快拿弓箭给我!”
杨铣丢掉手里的唐刀,改用弓箭,张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射出的羽箭扎中企图过河吐蕃兵的心口,吐蕃兵翻身倒入滚滚江水中。
“好!”唐军都为自己的大将喝彩。
一百三十步开外,竟能一箭射中,堪称神射。寻常士卒只能射到六十步,强者百步。
吐蕃军为支援小勃律而来,岂会轻易被杨铣神射吓到。又冲上藤桥,直奔对岸唐军而来。
杨铣张弓搭箭,接连射杀吐蕃军,以此迟滞吐蕃军的进军速度。
但吐蕃军悍不畏死,一个倒下滚入河中,接着有兵冲来。
杨铣面上沉稳如山,心里开始有些着急。
就在吐蕃军距离唐军只有八十步的时候,只听咯吱一声,藤桥折断。站在藤桥的吐蕃军,霎时间坠入河中,被湍急的河水带走。
尚未登桥的吐蕃军,只能站在对岸望河兴叹。
“谁能告诉我,此处距离河对岸吐蕃帅旗,多少步?”杨铣指着河对岸的帅旗问左右。
李嗣业目测距离后,答道:“大约两百四十步。”
杨铣笑道:“若我射中吐蕃帅旗,李将军如何说?”
李嗣业笑道:“待大军凯旋,本将请杨将军喝酒。”
“一言为定!”
“绝不反悔。”
杨铣张弓搭箭,对准吐蕃中军帅旗,一箭射出。只听嗖的破空一声,紧接着嘎吱一声
,吐蕃帅旗顶端的绳子被羽箭射中,顿时断裂。帅旗飘扬着落入吐蕃军头顶。
吐蕃军登时大乱,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慌乱退却。
李嗣业大笑道:“这酒本将请定了。”
杨铣拱手道:“谢过啦。”
二将见吐蕃军退,随引兵回孽多城。见过高仙芝,言藤桥已断,吐蕃军退。
高仙芝拍案而起道:“好,二位将军当记头功。待大军凯旋,本帅自会在陛下面前,为二位将军请功。”
两人同声道:“谢大帅。末将等永感大帅恩德。”
杨铣四处张望,不见其他唐将。问道:“大帅,其他将领呢?”
高仙芝道:“本帅命他们张贴告示稳住民心,还有一部分人出城,寻找逃到山里的小勃律国王苏失利和他的妻子吐蕃公主。”
苏失利和他的妻子吐蕃公主能否被找到呢?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