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安思顺大感意外,慌忙问何意。
安盈将和杨铣前三次见面,三次不通姓名的事情,说给安思顺听。
安思顺听罢大笑,连称有缘。
三人分开入座,安思顺居中、杨铣在左,安盈在右。三人饮宴,一直到二更天,杨铣才回去。
待杨铣走后,安思顺父女才真正有时间叙话。
安思顺问起安盈来的原因。
安盈道:“阿娘听说父亲大人代大姐向李光弼提亲,竟然被不识好歹的李光弼给拒绝了。阿娘恼羞成怒,特遣我前来,责问李光弼。”
安思顺问道:“汝娘怎么说?”
安盈学着母亲平常说话的腔调,道:“吾家虽是突厥族人,李光弼也是契丹族人。又不是四姓七望世家,谁瞧不起谁。吾女出落得如出水芙蓉,配李光弼绰绰有余。好个大胆的李光弼,竟然拒绝亲事,吾看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安盈学的惟妙惟肖,安思顺仿佛看到自家妻子站在眼前,不由得笑出了声。
笑过之后,安思顺道:“你别去找李光弼,他拒绝和吾家结亲是缘故的。汝的二叔安禄山,恃宠而骄,用心不良,很多人看在眼里,不敢言罢了。”
安盈道:“父亲大人,女儿总觉得二叔心思诡谲,令人难以捉摸。”
安思顺叹息道:“我与汝二叔一起长大,素知此人狼子野心,其志不在小。也曾投书阁部,有李阁老在,所有投书都是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安盈听罢,心知不用再遵照母亲的话,去找李光弼。
又想到杨铣,道:“听闻杨铣是杨贵妃最疼爱的弟弟,可从他身上,女儿丝毫看不到杨家其他子弟纨绔样子。真是奇哉怪也!”
安思顺笑道:“嗣业作战勇猛,胸有丘壑,确实是难得的好男儿。只可惜他出身太高,他日婚配必然是宗室女。否则的话,我也想向他提亲。”
安盈道:“父亲是又在为大姐操心婆家啦。”
“不不不,”安思顺笑道,“是给你。”
安盈瞬间羞得面色通红,嗔怪道:“父亲大人!”
安思顺摆手道:“想想而已,实际是不可能的事情。”
安盈
这才作罢。
杨铣自然是不知道他们父女的谈话,刚到官驿就被王忠嗣的亲兵,请去节度使府叙话。
白天的时候,王忠嗣要与高仙芝作陪叙话,没空见杨铣。只能等到晚上的时候,才有机会见面。
亲兵在前面打着灯笼,杨铣脚步略轻浮的走在后面。到底是不善饮酒,酒的度数再低,也能醉人。
很快就到了节度使府,入内进见王忠嗣。
两人自八月分别,至今半年有余。杨铣一直赋闲在家,王忠嗣一直在边疆镇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