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过程实施顺利,因而并未处理任何人,淳于越等还是好好地当博士,并受到始皇帝安抚,鼓励其今后继续大胆直言。始皇帝和李斯虽为人果断坚毅,但仍有自知之明,知晓只有了解他人包括反对者的真实想法,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如此次事件,如果不是从淳于越等人口中得知一些人的真实想法,也无法针对性地采取统一思想之策来进行应对。
次年,发生了一件更为惊骇的大事。
侯生卢生二人,被人引荐进入咸阳宫后,以其高超的见(忽)解(悠),为始皇帝所重。始皇帝除了经常面对面请教仙道之外,还屡屡表现出求药之意愿。二生在无可奈何之下,向始皇帝提出了许多物质上的要求,并保证一年成丹,可令人举霞飞升。
至今时间已不足三月,二生心急如焚。恰在此时,始皇帝因身边有人泄露其言语给丞相李斯,大怒,将当日在场诸人尽数处死。
二人更是惶恐,知晓若是届时不能拿出仙药,或者仙药不具备当初承诺之功效,二人必死无疑。遂相商逃离。
侯卢二生得始皇帝重视,出入禁宫并无阻碍,且轻易而得通行天下之文牒,逃走不难。然而,二生酸腐虚伪,为表示不是自己炼不出仙药,就在咸阳城中以重金串连一些不得志的方士,散布始皇帝虚伪不德、以刑杀为威、贪恋权势诸语,言其德“未可为求仙药”。侯卢二生一夜腾达为众方士所知,被这些方士视为得宠的不二法门,许多人一直留在咸阳中碰运气,但长期未能得到好处,早对始皇帝有了怨言,于是受二生重金,在相约时间散布流言。
侯卢二生走后,始皇帝命御史追系二人。待流言传开,始皇大怒。
“朕原本用心厚待,未想此二人如此腹黑,诽谤于我。我虽求仙,但徐市费厚而效薄,我何时曾责于尔等?今诽谤于我,示我无德,孰不可忍。”
始皇命御史将传出流言的诸生系案而问,经审讯,共有460人与此流言有关,经廷尉再审无误,始皇帝令将460人皆坑杀于咸阳。
离轩在案问众生后,即向始皇帝报告此事,建议只杀受侯卢二生重金之数人,其余人等不再追究。始皇不许。
离轩告知扶苏,扶苏急谏始皇:“如今天下初定,还需以德取信于民,诸生虽妖言以乱黔首,但毕竟以孔门自居,若全杀了,恐遭天下非议。”
始皇大笑道:“朕之功过德行,何需天下议之。汝不必多言。”
扶苏道:“陛下三思,若尽杀诸生于咸阳,岂非为侯卢二生指陛下无德证之?”
这是直指始皇此举无德了,始皇大怒,拂袖让扶苏退下。次日下旨,令扶苏至西北蒙恬军中监军。
离轩为扶苏送行,见扶苏忧心忡忡,知晓扶苏至孝,为自己触怒始皇而忧,劝慰道:“陛下使公子监军,虽是远离朝廷,实是对公子厚爱,并未不满于公子,勿须忧心。”
扶苏不解,离轩道:“蒙恬三十万边军,乃大秦精锐之师,尤甚于赵佗六十万大军。公子未有从军之履历,陛下此举,乃是令公子掌控大秦精锐,以利于日后……”始皇尚在人世,离轩不便明指,此为大逆不道,是以及时住口。
不过,扶苏听懂了其言,知晓始皇并未真正对自己不满,稍稍心安,一路北上。未料此去两人竟成永别。
连续两年间发生的这两件大事,史上合称焚书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