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李天夏东西也买了,配方卖了,齐国栋赶着牛车送她,就回到了赵家村。
她心中一直担忧忐忑赵垣能不能应付好那些来定服装的家长,又有点儿忧心,害怕没人来预定,那她买的那些布料就白瞎了。
要知道,为了配合各个阶层的读书人,让他们都有学子服穿,不禁在颜色上,布料的材质上也精挑细选,务必让所有的顾客都能满意,但是现在李天夏开始担心有没有顾客,有了顾客,赵垣能不能招待好,毕竟他现在还只能躺在床上啊。
各种焦虑,各种忧心,各种猜想充斥了她的脑海中,这一刻,她恨不得自己能有一双翅膀直接飞回去。
迫切的心态让她整个人都有些焦虑,连带着齐国栋也有些心焦道:“嫂子,你怎么了?看上去很着急啊。”
“当然啦,你大哥一个人在家,我怕出啥事儿,虽然安排好了,但是还不放心。”李天夏说的理所当然,其实内心深处是害怕赵垣应对的不对,然后银子飞走了。
对她来说,现在赚钱比较能够吸引她,毕竟现在鸡蛋上学堂,赵垣的汤要钱还有要种地了,赵垣的身体根本下不了地,她一个女人根本不行,这些都需要钱,最重要的是,李天夏她雀跃的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定衣服。
而被她惦记的赵垣,此时却被一群家长包围着,不大的小院里,已经有好几位管家,好几位家长,各种亲戚之类人再此,他们在这里就是一个目的,定学子服。
衣服谁都会做,但是这新式样出来也很容易模仿,但是李天夏这个不一样啊,背后的字迹内容太过于特别。
很多书生都是不会和商人接触的,士农工商,这里也是如此,学子们如果将自己的字迹弄到了衣服上卖钱,那是有辱斯文,不成体统,是与商人为伍。
会被人唾弃,所以,这在衣服上绣字这一项,就让很多人不敢随意跟风。
就是衣服的款式,有人做了,但是没有李天夏的那个效果,毕竟鸡蛋穿着不大的小人儿,能够让人看出来挺拔俊秀的样子。
效果惊人,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构成了李天夏衣服的独特卖点,最关键,她那句子乍一看起来就是惊世骇俗,和很多学究们的思想不一样,但是细细的想一想,却很有人生哲理。
如此,李天夏的衣服才更加的值钱起来,那些家长也不乏有识之士,当然会来集体的订购学子服了。
甚至有人还想“这句子能多几样选择就好了!”如此想着,他们订购衣服的时候当然会提要求。
好在村长在这里,能帮着写字儿,不然,光赵垣一个人绝对无法停住了。
“叔,歇一歇吧,别太累了。”赵垣关心的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