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巴布明那里弄的粮食,吴宇也只是想着给洪承畴,好让他剿贼。
直到宋献策的这一席话,他才反应过来。百姓有粮,才是真的有粮。
如今大明各地是连连干旱,许多地方是颗粒无收。
想要弄粮食何其难。但吴宇却是想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要是他有了那一样东西,肯定会救活无数百姓,那样造反就不会想像之前那样频繁。
勒住大明,勒住大明百姓脖子上的绳子也会松一些。
那样东西就是红薯。
红薯也称甘薯,原是美洲之物,后世认为它是明朝万历年间由吕宋岛传入中原的。
明朝晚期,许多有识之士大力推广种植这两种高产作物,比如徐光启就为推广红薯种植而总结了“甘薯十三胜”进行宣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亩收数十石。
而且红薯还耐旱,对于虫害的抵御力较强。
可见当时许多人都已经意识到红薯的重要的性。
只不过古代人的思想太过保守,在加上古代交通不便,所以红薯直到清朝乃至后世才推广到全国各地。
吴宇这次就是冲着红薯去的,他要把这红薯推广到全国,特别是陕西。
吴宇已经选好了目标,那就是江南,不过吴宇在前往江南前,必须回一趟京城。这也是令吴宇很无奈的,他这样做是为了让魏忠贤放心。
毕竟修者来无影去无踪,魏忠贤要是没有自己的消息,肯定会不安的。所以吴宇就准备先回一趟京城,然后再前往江南。
而吴宇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离开陕西之时,在陕西某地,一名身穿袈裟的老僧是终于停下了脚步,他看向了前方。
在那里有一名身穿破旧衣服,胡子拉碴的落魄中年汉子是颓丧的坐在地上。
老僧盯着这中年汉子良久,最后是走了过去。
“阿弥陀佛!”老僧双手合十,施礼问道:“敢问施主高姓大名?”
“俺?”落魄中年汉子抬头疑惑的看了眼面前的和尚,有些不知所措道:“俺叫张献忠。”
而在另一处,一名脸色苍白的中年和尚是一瘸一拐的走到一个水井旁,在那里一名穷困潦倒的大汉正准备投井自尽。
“施主不可!且先听贫僧一言!”中年和尚是急忙出声阻止。
“那来的秃驴!”大汉被这一声突如其来的声音给吓了一跳,原本就有些害怕的他,立即决定先看看眼前这和尚说些什么,听这和尚讲完了,自己再跳也不迟。
“阿弥陀佛!”中年和尚平静道:“贫道观施主命不该绝,所以出手阻拦,而且贫僧观施主面相,是极富之命,日后将贵不可言。”
“真的?!”大汉是半信半疑。
“出家人不打诳语。”中年和尚平静道:“敢问施主高姓大名。”
“俺叫高迎祥。”大汉挠了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