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啊,运河修缮的问题得以解决,解了江南水患之苦,是大功德一件啊。”张梁说道。
“不错,子平也不错。”皇帝对董明朗说道,“朕记得你文章写得好,不想于治水一事上也颇有见解。”
“在下惭愧。”
又叙了一会子话,皇帝便叫众人退下,张梁还去当他的差,星宇同董明朗结伴向宫外而去。
“大哥治水有功,陛下却未有封赏,大哥心
中可有不满?”星宇半开玩笑地问道。
“你要听心里话还是客套话?”董明朗也半是玩味,全无正经,令星宇不由回想起多年前随师父一同去过的江南,是个多么柔软的烟雨之地。
“我要是都想听呢?”星宇停住脚步,兴致勃勃地说道。
“没有不满,但也不是就止步于此了。”董明朗眼神灼灼,一派清明坦荡,照见的是一个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周。
“大哥自有高远志向,那便放手去做,不必再心有顾忌,我相信大哥。”星宇迎向他的目光,像看着一位相交多年的老友。
她朋友不多,大半都有相似之处,相识的年月不长,相处的日子更短,两句话能交一个朋友,一碗酒可交一个朋友,不论得失,可过生死。
“我也相信你。”
宫道悠长,正如前路漫漫,不可预知,若有知己相伴,也不会觉得山高不可登,险滩不可涉。
往来宫人形色匆匆,新后入宫不久,一应事物还未安排停当,按道理来说不会有人停下来看他二人一眼。
因此,停下来的那一位显得尤为打眼,特别是她怀中抱着的一盆,八月将至,还开得无休无止,只是这样便也不稀奇,那是一盆双色绣球,每一个球皆是一半红色一半蓝色簇拥着拼就,红的就颜色深郁,似化不开的朱砂,蓝的就轻灵飘逸,像是天幕间抓下的青烟一缕
“董大人,贵人有请。”抱着的宫人行至星宇身前,躬身下拜。
贵人?宫里的贵人,除了皇帝陛下,便是皇后娘娘了。
“大哥,星宇去了。”
“万事小心行事。”董明朗也看出不对劲儿,只是不便明说。
“劳请带路。”星宇点点头,随那宫人去了,董明朗在后头直望到不见她的影子,这也转了身出宫去。
一出宫门,他寻着了回京时用的马车,径自出城去了,竟是没有回董府的打算,半点儿修整也没有,打原路往江南而返。
一直到傍晚时分,星宇才从皇宫里出来,前脚到京兆尹衙门,刚落下座儿,赵琪后脚就赶到了。
“星宇,星宇,泼猴记的猴子叫什么名儿来着?”赵琪捧着本书,做的倒是虚心求教的驾势。
“你还补书呢,买本新的不就得了?”
“阿艳喜欢这本。”
“一念。”星宇翻着白眼道。
“是了,是了,那猴子的师父教导它万事不过心,免受纷扰,生死荣辱只在一念之间。”赵琪恍然大悟,回身来又道,“星宇,你脸色不好。”
“我什么时候见我脸色好过?”
“也是,我送你回朝桐巷吧。”
“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