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常四爷的贺礼
两位王老爷能用她原来的名字,莫晴晴感到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她决定一定要把这酒楼开好。
新的留香居比之前的面积更大,资金也足够,莫晴晴将楼上的雅间布置的比之前更风雅精致,楼上约十间雅间,各有主题,梅兰竹菊松柏荷,风花雪月诗酒画,每一间雅间根据名字布置。
楼下大厅,也比之前宽阔,而且桌椅板凳用的材质也比之前更好。在工人装修的时候,莫晴晴就在想,开门的菜单要设计成什么样子的,虽然她的脑子里有上千个菜谱,但是要设计成适合渝州人口味,且能一炮打响的,还着实不易。
所以她是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定不下来,眼看开张的日子就要到了,她在房中焦躁的踱来踱去,文宇看她这么着急,便劲道:“你闷在这房里,怕是也想不出适合渝州人的菜谱的,不如我们出去走走,看看,弄不好你就有什么灵感了来。”
莫晴晴想想也是,于是便与文宇一起出去逛逛,之前他们只是去了天福楼,虽然她觉得天福楼有几道菜不错,但是既然要想脱颖而出,那便要做出一点新意来。还是多看几家吧。
所以连着几天,莫晴晴和文宇都出去去吃各种小吃,了解一下渝州人的口味。说起来这渝州算是大宣朝南北交界的枢纽位置了,南北风味都有,但口味偏咸辣。调料那是比洛桥镇丰富了不少,各种小吃也有不少,酱油对这里来讲,仍是一种新鲜的调料。
摸了几天,她心里有数了,她拟了几种菜谱,有之前的红烧菜,也有砂锅菜,还有之前做的春天吃的春卷。
渝州边上有运河,所以河鲜也不少。她又加了几味鱼虾的菜。
菜谱拟好后,她给两位王老爷看过,然后又烧了一遍给大家品尝,众人给了些意见,她又按照当地人的口味,稍稍调整了一下。
等这些事情做好后,留香居也装修的差不多了。为了让客人们知道这条路,莫晴晴特意让人把巷口到留香居的路重新修缮了一遍,路两旁挂上了造型别致的灯笼做为路灯,到了晚上,从路口的指示灯笼,一路看着各种不同的花灯,引到留香居。
这段时间,莫晴晴最大的感慨就是有钱好办事,之前她在洛桥镇装修的时候一直在精打细算的,有时候还因为经济的原因,选了次一等的材料。但现在她完全按她自己的心意选择,只考虑审美,不考虑价格。
所以这次的留香居也装修的美轮美奂的,典雅精致,尚未开张,路过的人已然啧啧赞叹。
开张之日,更是引来不少路人的围观。
开业七天,饭菜一律八折,且门口有各色免费的精美点心供客人们品尝。
莫晴晴这次雇的伙计,是当地的伙计,而且有一定的经验,上手快。本来想着有紫娟,绿萝,莫十七还有文宇,刚开始不必雇太多的伙计,但两位王老爷执意不允,王旭瑞道:“这些粗活儿,即使你们会干,也要让伙计去做,因为早晚是让他们去做的,不如早些教会了。而且老板要有老板的气度,只需差遣他们,管理他们即可,不必事事亲力亲为。”
莫晴晴想想也对,这里毕竟与洛桥镇不同,以后的发展也许更大,先培养伙计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