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敌人入瓮。敌人风风火火赶来,在山下休整半日,晚上开始攻上山来。宽阔处没什么阻碍,只设了些陷阱,没多大损失,没能阻住他们前进的步伐。可到了险要处就难前进了,只容两个人通过,一面是石壁,另一面就是悬崖。斧头寨的人专射走在最前边的两个人,真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连冲了几回都没冲上去,还损失了不少人,只得换办法。前边的人顶盾牌前进,后边还在宽阔处的人轮流射弩箭掩护。这主意是不错,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铁华也变换办法,指挥守在路上的手下,躲在石头墙后边,往路下倒油,滚圆石,躲在石壁上边的人则往下推石块,石壁那么高,他们根本用不着用力往下砸,只要躲在凿空的石壁里往外推出石块就行。躲在那里,就算是白天,也难以射到他们,更别说晚上了。
敌人想不出应对的办法,只能仗着人数优势往上冲,毕竟石头总是要丢完的。果真,损失了差不多一百人后,往下砸的石头变少,憋在心里的一口气终于可以吐出来,全都欢呼着往上冲。却不曾想斧头寨还有后着,躲在石壁上的人虽然没了石头,但有油,敌人到来之前就准备了不少,用小酒坛
装着,坛口的塞着布,把布点燃了往下砸。下边瞬间变成火海。路那么窄,想逃都逃不掉,只能眼睁睁看着火烧上身上,恐惧又绝望,撕心裂肺喊着,撞着,滚着,抱着,然后掉下山崖去。大火映红了半边天。
小小的酒坛可比石块轻多了,蹲在石壁里就能往外扔,还能扔很远。所以在后边的大部队,也一样遭殃。油瞬间在身旁炸开,全部乱作一团躲避逃命。往下退了一些,才退出酒坛的射程。他们这才想到射火箭,刚才看到斧头寨在路上倒油,他们当然没敢点火,吃了这么大亏,当然要报仇,既然对方的躲藏处有油,射火箭当然是最好的办法,这就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们不知道的是,人家早防着这招,同样可以用盾牌来挡,早就搭好了类似于房顶的架子,把盾牌往上一扣,就像瓦一样把他们盖在下边。火箭根本射不进去,打在盾牌上然后咕噜噜的往下滚,最后还是掉到下边的路上。或许只能用投石器,只不过他们没有带来。或者有武功高强的也行,可以跃到石壁中间,然后从凸出的石头借力,再跃到石壁上,直捣黄龙。可谁会想到呀,一千人打区区三百人,居然这么费事,连第一个关隘都过不去,就损失了两百多人。要知道斧头寨可是三百人都不到。
在射程之外,双方暂时停战,看着熊熊的大火渐渐熄灭,只剩下烧得通红的石路和石壁。士兵早就吓破了胆,不住往后缩。看到烧红的石头终于暗了下去,带队的统领便指挥士兵冲击。士兵们哪里肯听,你看看我,我瞅瞅你,踌躇不前。统领大怒,拔剑杀了两个人,大喊:“后退者斩!现在正是冲击的时候,谁第一个冲上去赏银三百两。一帮穷土匪,能用的武器差不多用完了,现在正是剿灭他们的时候。”
士兵听了还真又往上冲。斧头寨同样是用油烧,用点然的酒坛子砸。统领这回也学聪明了,分两波人,一波专射不带火的箭,一波专射火箭,看石壁上边的情况而定,若上边的敌人撤开盾牌就射火箭,若是架起盾牌就射不带火的箭。但这样只能减少石壁上的敌人砸酒坛,路上的敌人仍旧在倒油,火仍然烧得厉害。顶着盾牌只能防箭,却不能防火。好不容易冲上去,又被火逼退,不过损失少了许多。如此反复,统领想到了一个办法,两个人并排,一个人顶盾牌,一个人提着装了泥土的袋子,边前边边用泥土灭火,后边的一个顶着盾牌挡住头顶,另一个则把后边传来的泥土住前传,如此步步为营,果真顺利推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