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对于刚开始的试笔,余因还是决定遵循冯教授的提议:从简单的课题开始,正巧她也是这样想的。
比如:在全息摄影对于光学方面的探讨论文。
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
将每一个做完的实验具体记录下来后续完成的内容以及各方面的观点,将所要表达的原理完整讲述出来,此处举例的全息原理则是“一个系统原则上可以由它的边界上的一些自由度完全描述”,是基于黑洞的量子性质提出的一个新的基本原理。
而之后可以从数学角度,从物理学角度论述你的观点,将其中的特点,优势以及劣势罗列出来等等。
余因对于物理学这门学科自然也是打心眼里崇敬的,但是如果在于科学和自己这两方面来选择的话,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自己。
毕竟她还不想成为《三体》中的杨冬。
但是对于科学需要严谨认真的对待,更需要一步一步的积累,余因也深知这一点。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余因每天近乎两点一线,图书馆--寝室--图书馆--寝室,就连每天饭点时间都是余二哥特地打电话提醒或者亲自送上门来,服务可谓是无比贴心周到的。
“小鱼儿,你可别累坏自己了。”余邵潼有些心疼的在余因旁边的桌子上玩手机对余因说道。
查阅的书籍摞了几大堆,余因在其中一边翻阅着一边在口中念念有词,约摸是在背诵复习巩固着什么。
如果余邵潼走进就会清楚的听见余因哪里是在背诵复习,分明是在吐槽道:“如果我学习了什么能够从纸质版本的书籍中直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想必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当然即便方道士在此处,也一定会嘲笑道:“对于每一个不同的世界,都有着不尽相同的需要遵守的法则,比如有的空间在什么阶段不能使用非常人手段,在什么阶段这个通道经过公开再发展……”
此时的余因无论再怎么抱怨,对于这也只得耐心翻阅,顺便扩充着自己大脑中的文库内容。
“不累。”余因大约是才将方才的问题消化整理完,也就导致了回复余二哥的时间慢了几十秒。
“你还说不累,你看你这反射弧都变慢了!”余邵潼似乎是找到证据道。
余因看了他一眼没说话,继续做着手下的工作,对于旁边这个文科生,她不想和他讲道理。
“小鱼儿,你居然不理我了!”余邵潼看着在这清大图书馆安静的氛围下,小声而又大声的说道这话,配合着那表情语气活像是正在指认着负心的渣男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