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仙口中的他,必然就是背山人。
唐景细细琢磨,虽然已有结果,但见两位前辈没有继续说下去,也就按捺住了心里的激动。
他无意中看见了云海上的红日,浑身一震,才意识到已经到了黄昏。
崖下可还有一个小丫头在等他呢!
“两位前辈,天色渐黑,下面还有唐景的一位朋友,不知能否庇护一下。”
老者点头,看向紫琉,道:“阿紫,你去接她吧,放至崖壁的山洞即可,我们夜里还要细谈,不宜外人参与。”
“是。”
紫琉招来仙鹤,一跃而上,飞下山崖。
“山洞之中备有水、食物和被褥,还有木柴火种,绝对安全。”怕唐景不放心,老者又对他解释道。
唐景赶紧摇头,笑嘻嘻的说道:“前辈言重了,那家伙有点骨头贱,不会觉得委屈的。”
崖下,蜷缩在树下的龙小鱼狠狠的打了个喷嚏,嘴里骂骂咧咧起来。
……
缩地成寸。
听名字似乎很玄乎,实际上,它不可能真的是什么仙家法术,世间也没有正统仙术之说。
此身法之所以传得神乎其神,全因施展它时所展现的奇妙效果与仙灵气势,再加上失传已久,仅在古籍出现,众口相传之下逐渐神化。
一步无影,两步神行,三步天涯,这是古书中对缩地成寸的描写。
有些夸张,但必定有它的道理,毕竟古代资源昂贵稀少,不似如今有廉价纸张可以随意挥霍,所以不可能花大量笔墨描述一些空穴来风的东西,尤其是它还源自古老道门,更是为其增添了许多可信度和神秘色彩。
如今纷纭杂沓的众多轻功流派里,大多是鱼目混珠,自吹自擂,或借鉴改善,换形不换意,殊路同归,已难以另辟蹊径,而顶着“三步天涯”之称的缩地成寸,却完全颠覆众人对轻功的认知,成了江湖上至高无上的身法。
直至后来,某位高人将其列为二七诡术之一,引领了一番寻宝热潮,无数侠士翻山越岭,四处寻觅其下落,一有丁点消息便闹得沸沸扬扬,让天下英雄趋之若鹜。
特别是一些有名的道观,几百年来可谓是没有过消停日子,总有人受蛊惑拜山访问,可惜最后都查出,原来是好事者造谣生事,惹得骂声一片,只能扫兴而归。
此时,穆初辰仍在院中苦苦练习,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蹿。
要么,被绊倒摔个狗啃泥,要么,屁股在地上磨出黑烟,要么,直接一头撞上院墙。
四周墙面上,布满了人形凹痕,各种姿势都有,见证了主人的刻苦干劲。
“在行走抬足的一瞬间,单腿爆发巨大暗劲,暗劲强而不刚,不能伤地面分毫,必须一丝都不浪费,全用于催动身体,能保证自身在一瞬间横移数丈远,让别人几乎难以看清,如同瞬移。”
这半个多月来,穆初辰天天默背口诀,在心里推演模拟,体会那种韵味,想象各种发力方式与力道掌控后,在院里逐一尝试,依旧难以掌控。
其实这种步法就注重一个字,力。
既要做到眨眼数丈,又不能踩坏地面,一步走下来,行云流水,如同散步。
“也太难了。”
穆初辰苦笑,甚是沮丧,七十句口诀倒是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却仅此而已。
他一句都没悟透!
只是大概明白了原理,稍微窥得一丝门槛,能在姐姐的数次演示下依葫芦画瓢的走出几步,还不受控制。
“这种身法第一步最难,毕竟是由静转动,最是考验对力道的把握,但之后每一步都会轻松很多。而且有了前一步的速度作为驱动力,后一步的速度必定会更快,怎么着也得翻上一倍,数十步走下来,若前路无阻碍,只怕真能做到一步天涯。”
穆初辰细细体会口诀的真意,随后被它的离谱说法震撼了一把。
这缩地成寸强得过分了。
尽管数十步有点不现实,毕竟那种速度下恐怕连自身都反应不来,会直接撞在墙上或树上,砸成肉泥。
但若只是四五步却是极有可能做到的,即便如此也已经十分恐怖了,足以让先天境望尘莫及,连灰都吃不上。
“在旁人看来,却只是一副慢悠悠行走,一步一闪现,一步一天涯的情形。”
穆初辰想象那种潇洒身姿,不要脸的自我代入进去,兴奋的哆嗦一下,信心暴增,瞬间打了鸡血,眉目一狠,本开始动摇的信念瞬间又坚定起来。
区区一个步法,岂能难倒我。
为了追求高手风范,咱拼了这条命也要将其学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