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这不用多说,是主角的血槽。
而最后一个第七感,代表主角的等级。主角通过刷怪,走剧情,做任务,可以提升第七感的级别。级别越高,小宇宙和生命值就越大,角色才能越强。
以二十一世纪的理解,就是刷经验。
于是要打倒最终BOSS教皇,就要刷到足够的经验,把所有的数据加到最高。这让围在一起,还不熟悉剧情的人,都抱着圣斗士的单行本出主意。
比如第一宫白羊宫,守护者“穆”其实是和星矢他们一边的,圣域的内鬼。你只用选择和他对话,“穆”不光不打你,还会帮你修复圣衣,提升小宇宙。
围在旁边一起看剧情的冬野美纪,还忍不住问王秋阳:“对了王君,你和这位‘穆’是老乡吗?”
她这一问,不少人也都好奇的望了王秋阳一眼:“王也是青藏人?”
“我是镐亰人,汉族。”王秋阳干笑了一声。
圣斗士中倒是有不少中国角色,比如这位“穆”,还有他的老师“史昂”,都是青藏人。另有一位天秤座的“童虎”,是疆西人。
因为当时中日友好,所以不少影视剧作中都有中国角色,而且大多都是正面形象,还是重量级的。
王秋阳发现,日夲人居然也挺八卦,到底是二次元起源之地。
“第二关金牛宫,用星矢!”一位员工合上了书,对试玩的同事作出了提醒。王秋阳也收起了感慨,和大家一起投入到了游戏之中。
时到今日,这款圣斗士才当真是开发出了FFC相当的潜力。画面精美,音乐悦耳,无论是卷轴篇还是对战篇都超出了王秋阳的预期。
自从FFC诞生后,活动模块就已经不是制作游戏的限制了。
卷轴页面中小的角色,只用一个32X16的模块就能够制作,大的角色也能使用32X32的巨型模块。加之同扫的数量高达十六,基本上不会再发生闪烁。
而且发色量的充足,让人物的形象更生动,一扫原始版中那尴尬的角色造型。
至于背景,除了描绘得极尽细致的圣域,不同的关卡天空颜色也都做了相应的渲染。十二个小时的战斗,从上午打到天黑,每关都能够让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而特属于RPG游戏的对战界面,高像素和高发色数,更能够完美的描绘出人物的形像,头像,文字,状态。甚至像“天马流星拳”这样的大招,还特地做成了插画特写镜头。
这让试玩的员工爱不释手。哪怕“战死沙场”也毫不气馁,续关再玩。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奋战之后,大家边翻原著,边分析情节,闯关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终于打倒了教皇,救出了美丽的女神“撒欧尼桑”。
主玩的那位同事,已经满头大汗,人都有些虚脱了。不过他靠在椅背上,大口的喘气,一副满足的模样。
经典,这是所有人对这款游戏的感受。
哪怕它本身的容量已经接近1MB,压缩后也占满了512KB的大容量卡带,成本不低。但投放到市场之中,必然能够给大家的辛勤付出给予一份满意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