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家的饭桌上,多了一道必不可少的下饭菜:手机。
每次吃饭,桌上摆好饭菜,我们三人就各行其是,妈妈拿起手机边吃边看肥皂剧,爸爸开始看微信公众号资讯,而你开始在手机上看动画片。人手一部手机,各看各的,互不相扰。
吃饭没有手机,总好像少了什么,吃的没有滋味,而且魂不守舍。宝贝,要是不让你看,你会说,爸爸,吃完饭可以看吗?爸爸只要说可以,你就会吃的飞快,三两下刨完米饭,扔下碗去看动画片了。
这个问题,爸爸很早就发现了。之前还和妈妈约定,吃饭时不许看手机。有段时间,我们执行的不错,爸爸妈妈都不看,你也没看。但不知从啥时候,约定不做数了,我们一家三人,还是和以前一样。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看手机,你听喜马拉雅里面的《米小圈上学记》。
说到底,这都是爸爸妈妈的问题。一是不能以身作则。爸爸妈妈自己看手机,你也跟着看手机,看动画片,上行下效,有样学样。二是父母不够自律。对于手机,爸爸妈妈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抵抗力,爸爸妈妈控制不住自己,没事的时候,总想摸出手机看看,吃饭时更是不例外,由此变成了手机控。所谓君子不器,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够控制,被外物所役,玩物丧志,难以自律。三是家规不严,贻误子孙。即是家规,自然就要严格遵守,坚决执行,要不然就变成了摆设,毫无用处。
如今手机等电子产品无孔不入,防不胜防,难以隔绝,也难以禁止。堵不如疏,禁不如用,家长如何面对电子产品,也不必畏之如虎,视之如洪水猛兽。爸爸妈妈们可以换个角度,多考虑如何让电子产品发挥教育学习作用而不让自家小孩沉溺其中,如何利用好先进科技手段开展教育,当然这是一个大课题,也是摆在每个家长面前的难题。